1)ONewUwerID2)NewSymbol3)AutoincrementOFF4)GAudncrementON9)Quit"1)"—一指定用户标识码"2)"—一新符号"3)"一一用户标识码自动增量关闭"4)"一一用户标识码自动增量打牙"9)"二一退出数字化选择菜单当数字化仪的鼠标器移至标识点处,按下数字”1”键后,一个标识点就算数字化完成了。屏幕上又会提示输入下一个标识点。全部标识点输入完时,按数字”9"键退出。③向图层增加文字注记文字注记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地图输出的效果。例子如下::COORCURSOR(指定撤入方式为鼠标器):EFANNO(指定编辑的特征为注记):ANNOSIZE1.5(指定文字注记尺寸的大小):ANNOTYPEPOINT2(确定注记放置的形式):ANNOFITON(确定注记文字在一定距离内扩展):ADDText:This isANNOFIT ON<oR>然后用鼠标在屏幕上给出两点,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注记文字”ThisisANNOFITON”在指定的两点之间均匀的展开。若在Text:后键入<回车键>即退出注记输入。3.1.3注意事项图形数字化输入需要注意以下几项:A、容差设置:(1)设置线段间最小距离(FUZZY容差)为0.2m(图上0.4mm)(2)设置线段内坐标距离(WEED容差)为0.1m(图上0.2mm)。(3)设置悬挂线段长度(DANGLE容差)为0.5m(图上1.Omm)。(4)设置微坐标增量(GRAIN容差)为0.05m(图上0.1mm)。B、三条以上线段相交处应留有节点,或将线段数字化为悬挂线段,其长度应小于悬挂线段容差设置的距离。C、一线段与另一线段相交时宁可超出,不可不足。这是因为编辑修改前者要比后者容易得多。D、为多边形加标识点时,应保证一个多边形只有一个标识点,不能有两个以上的多边形具有相同的标识符。整个图层数字化完毕,可以用SAVE命令存盘。:SAVE<CR>(存盘):Q(退出ARCEDIT)应用ARCEDIT进行图形数字化输入的主要步骤顺序及主要的常用命令归纳如下:D:>ARC[ARC]ARCEDIT(进入PCARCEDIT):DISP4(设置图形显示环境):COORD(KEY/CURSOR/DIG)(确定坐标输入方式:键盘:鼠标:数字化仪):CREATE图层名(建立一个新图层):MAPE图层名(确定地图范围)
1)ONewUwer 一 ID 2)New Symbol 3)Autoincrement OFF 4)GAudncrement ON 9)Quit "1)"一一指定用户标识码 "2)"一一新符号 "3)"一一用户标识码自动增量关闭 "4)"一一用户标识码自动增量打牙 "9)"一一退出数字化选择菜单 当数字化仪的鼠标器移至标识点处,按下数字"1"键后,一个标识点就算数字化完成了。屏幕上 又会提示输入下一个标识点。全部标识点输入完时,按数字"9"键退出。 ③向图层增加文字注记 文字注记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地图输出的效果。例子如下: :C00R CURSOR (指定揄入方式为鼠标器) :EF ANNO(指定编辑的特征为注记) :ANNOSIZE1.5(指定文字注记尺寸的大小) :ANNOTYPE POINT2(确定注记放置的形式) :ANNOFIT ON(确定注记文字在一定距离内扩展) :ADD Text:This is ANNOFIT ON<0R> 然后用鼠标在屏幕上给出两点,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注记文字"This is ANNOFIT0N"在指定的 两点之间均匀的展开。 若在 Text:后键入<回车键>即退出注记输入。 3.1.3 注意事项 图形数字化输入需要注意以下几项: A、容差设置: (1)设置线段间最小距离(FUZZY 容差)为 0.2m(图上 0.4mm) (2) 设置线段内坐标距离(WEED 容差)为 0.1m(图上 0.2mm〉。 (3) 设置悬挂线段长度(DANGLE 容差)为 0.5m(图上 1.0mm)。 (4) 设置微坐标增量(GRAIN 容差)为 0.05m(图上 0.1mm〉。 B、三条以上线段相交处应留有节点,或将线段数字化为悬挂线段,其长度应小于悬挂线段容差 设置的距离。 C、一线段与另一线段相交时宁可超出,不可不足。这是因为编辑修改前者要比后者容易得多。 D、为多边形加标识点时,应保证一个多边形只有一个标识点,不能有两个以上的多边形具有相 同的标识符。 整个图层数字化完毕,可以用 SAVE 命令存盘。 :SAVE <CR> (存盘) :Q (退出 ARC EDIT) 应用 ARCEDIT 进行图形数字化输入的主要步骤顺序及主要的常用命令归纳如下: D:>ARC [ARC]ARCEDIT(进入 PC ARCEDIT) :DISP4(设置图形显示环境) :C00RD〔KEY/CURSOR/DIG] (确定坐标输入方式:键盘;鼠标;数字化仪〉 :CREATE 图层名(建立一个新图层) :MAPE 图层名(确定地图范围)
:DRAWELARC/LABEL/NODE/ANND/ALL](设置图形显示的特征):ORAW(图形显示命令):EDIT图层名(指定要编辑的图层):EF[ARC/LABEL/NDDE/TIC/ANND](指定要操作的图层特征):ADD(增加指定的特征).:SAVE(输入结束,存盘):Q退出ARCEDIT系统当一个图层的所有特征都数字化完了之后,应该对其进行错误的检查。凡有遗漏或偏差,都需标明,以使以后修改,以保证输入的正确无误。3.2通过扫描,格式转换进行图形数据采集3.2.1方法DXF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交换格式,它转换AutoCAD文件和其它用DXF格式建立的数字产品,如扫描仪等。PCARC/INFO中的DXFINFO命令可以显示DXF文件层的内容,所有层和特征的定义都将显示在一张表中。若把各层数据转成ARC/INFO的图层,可以选取DXF文件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进行转换。由于存贮在DXF格式层中的数据并不总是与ARC/INFO图层的特征相对应,所以应该只提取所需的层和特征进行转换。有可能要转换多个层作为一个图层,也可能只转换一个层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图层。转换后将生成带有定位点和初始边界文件的图层,但没有拓扑关系(如AAT或PAT)。PCARC/INFO的DATACONVERSION模块提供了多种数据格式间的相互转换:DXFAUTOCAD文件和一些扫描产品的转换格式IGDSIntergraph设计文件SIFIntergraph交换文件MOSS美国联邦机构的GIS格式GIRAS地理信息检查和分析系统,早先为USGS格式DIME1980年的人口普查的街道地图TIGER1990年的人口普查的街道地图DLG数字地图、;3.2.2步骤通过扫描,格式转换进行图形数据采集的步骤如下:①首先,由扫描仪扫描可得到一个TIF格式的文件,再通过失量化软件,产生一个DXF格式的文件。或者是由AutoCAD软件数字化产生的DXF格式文件。②用DXFINFO命令显示有关DXF文件的信息LARCJDXFINFO结果将显示包含所有层和特征信息的一张表。③转换DXF文件为ARC/INFO的图层[ARC]DXFARC<CR>此时,系统将提示输入要转换的层名。要转换的层名可以是多个。均输入完后键入END。系统开始进行转换。④扫描,格式转换采集的数据与数字化采集的数据之间,往往需要空间配准,配准可通过统一的
:DRAWE [ARC/LABEL/NODE/ANND/ALL] (设置图形显示的特征) :0RAW(图形显示命令) :EDIT 图层名 (指定要编辑的图层) :EF [ARC/LABEL/NDDE/TIC/ANND] (指定要操作的图层特征〉 :ADD(增加指定的特征〉 . :SAVE (输入结束,存盘〉 :Q 退出 ARCEDIT 系统 当一个图层的所有特征都数字化完了之后,应该对其进行错误的检查。凡有遗漏或偏差,都需标 明,以使以后修改,以保证输入的正确无误。 3.2 通过扫描,格式转换进行图形数据采集 3.2.1 方法 DXF 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交换格式,它转换 Auto CAD 文件和其它用 DXF 格式建立的数字产品,如扫 描仪等。 PC ARC/INFO 中的 DXFINFO 命令可以显示 DXF 文件层的内容,所有层和特征的定义都将显示在一 张表中。 若把各层数据转成 ARC/INFO 的图层,可以选取 DXF 文件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进行转换。由于存 贮在 DXF 格式层中的数据并不总是与 ARC/INFO 图层的特征相对应,所以应该只提取所需的层和特征 进行转换。有可能要转换多个层作为一个图层,也可能只转换一个层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图层。 转换后将生成带有定位点和初始边界文件的图层,但没有拓扑关系(如 AAT 或 PAT)。 PC ARC/INFO 的 DATA CONVERSION 模块提供了多种数据格式间的相互转换: DXF AUTOCAD 文件和一些扫描产品的转换格式 IGDS Intergraph 设计文件 SIF Intergraph 交换文件 MOSS 美国联邦机构的 GIS 格式 GIRAS 地理信息检查和分析系统,早先为 USGS 格式 DIME 1980 年的人口普查的街道地图 TIGER 1990 年的人口普查的街道地图 DLG 数字地图、; 3.2.2 步骤 通过扫描,格式转换进行图形数据采集的步骤如下: ①首先,由扫描仪扫描可得到一个 TIF 格式的文件,再通过失量化软件,产生一个 DXF 格式的文 件。 或者是由 Auto CAD 软件数字化产生的 DXF 格式文件。 ②用 DXFINFO 命令显示有关 DXF 文件的信息 [ARC]DXFINFO 结果将显示包含所有层和特征信息的一张表。 ③ 转换 DXF 文件为 ARC/INFO 的图层 [ARC]DXFARC<CR> 此时,系统将提示输入要转换的层名。要转换的层名可以是多个。均输入完后键入 END。系统开 始进行转换。 ④扫描,格式转换采集的数据与数字化采集的数据之间,往往需要空间配准,配准可通过统一的
坐标系中的定位点来实现。[ARC]TRANSFORM图层名1图层名2其中图层名1为需配准的输入图层名图层名2为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的定位点的输出图层名TRANSFOR命令是通过平移、旋转或比例缩放,把一个图层坐标系转成另一个图层坐标系的过程。转换不是投影。坐标转换后的坐标与原图的投影方式是一致的。不同的投影方式可以通过PCARC/INFO的PROJECT命令从一种投影方式转到另一种方式。对于转换获取的数字数据,需要考虑:·数据的精度是否合适?·数据的质量是否合适?·所需要的特征是否存在?·修改数据的工作量四、图形数据的编辑修改一般来说,图层数据采集的基本步骤为:1、地图预处理2、数字化图层3、检查,修改数字化错误4、建立拓扑关系5、检查,修改拓扑关系错误6、重新建立拓扑关系检查和修改图层错误分别在两个阶段进行,即数字化之后和建立拓扑关系之后。这个过程往往不只进行一次,直至完全修改了空间错误后,重新建立拓扑关系,确保图层中的空间数据和特征属性表中的拓扑敬据一致。4.1建立拓扑关系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如数字化仪数字化,扫描仪扫描,格式转换等等)将数据输入到ARC/INFO系统中,只有建立了拓扑关系,数据无误,才算完成了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工作,空间数据库才可用于地理分析,生成地图产品等等。在PCARC/INFO中,建立拓扑关系时,特征的几何特性和特征间的空间关系都存贮在特定的文件中。这些文件中最重要的即是特征属性表:多边形和点属性表(RAT);弧段属性表(AAT)。在PCARC/INFO中建立拓扑关系可使用BUILD命令或CLEAN命。这样做的结果是明确了图层中各个图素间的空间关系,为每一个多边形、线段或点状图素创建了属性信息文件PAT或AAT。通过建立拓扑关还可发现数字化中产生的错误。如:线段连接错误、多边形不封闭、多边形无标识点或有多于一个的标识点、用户标识符不唯一等等。建立拓扑关系方法如下:1.图层内线段间没有交叉时,可用BUILD[ARC]BUILD[cOver](POLY/LINE/POINT)可选项为多边形、线段或点图素。隐含为多边形、可产生一多边形属性表(PAT),如果选LINE则创建一线段属性表(AAT),选POINT产生点属性表(PAT),应注意同一图层内不能既有多边形又有点状图素
坐标系中的定位点来实现。 [ARC]TRANSFORM 图层名 1 图层名 2 其中图层名 1 为需配准的输入图层名 图层名 2 为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的定位点的输出图层名 TRANSF0R 命令是通过平移,旋转或比例缩放,把一个图层坐标系转成另一个图层坐标系的过程。 转换不是投影。坐标转换后的坐标与原图的投影方式是一致的。 不同的投影方式可以通过 PC ARC/INFO 的 PROJECT 命令从一种投影方式转到另一种方式。 对于转换获取的数字数据,需要考虑: ·数据的精度是否合适? ·数据的质量是否合适? ·所需要的特征是否存在? ·修改数据的工作量 四、图形数据的编辑修改 一般来说,图层数据采集的基本步骤为: 1、 地图预处理 2、数字化图层 3、检查,修改数字化错误 4、建立拓扑关系 5、检查,修改拓扑关系错误 6、重新建立拓扑关系 检查和修改图层错误分别在两个阶段进行,即数字化之后和建立拓扑关系之后。这个过程往往 不只进行一次,直至完全修改了空间错误后,重新建立拓扑关系,确保图层中的 空间数据和特征属 性表中的拓扑敬据一致。 4.1 建立拓扑关系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如数字化仪数字化,扫描仪扫描,格式转换等等)将数据输入到 ARC/INFO 系 统中,只有建立了拓扑关系,数据无误,才算完成了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工作,空间数据库才可用于地 理分析,生成地图产品等等。 在 PC ARC/INFO 中,建立拓扑关系时,特征的几何特性和特征间的空间关系都存贮在特定的文件 中。这些文件中最重要的即是特征属性表:多边形和点属性表(RAT);弧段属性表(AAT〉。 在 PC ARC/INFO 中建立拓扑关系可使用 BUILD 命令或 CLEAN 命。这样做的结果是明确了图层中 各个图素间的空间关系,为每一个多边形、线段或点状图素创建了属性信息文件 PAT 或 AAT。通过建 立拓扑关还可发现数字化中产生的错误。如:线段连接错 误、多边形不封闭、多边形无标识点或有 多于一个的标识点、用户标识符不唯一等等。 建立拓扑关系方法如下: 1. 图层内线段间没有交叉时,可用 BUILD [ARC]BUILD[cover](POLY/LINE/POINT) 可选项为多边形、线段或点图素。隐含为多边形,可产生一多边形属性表(PAT),如果选 LINE 则 创建一线段属性表(AAT〉,选 POINT 产生点属性表(PAT),应注意同一图 层内不能既有多边形又有点 状图素
围层内线股间没有交叉图层内我段有交叉2.图层内线段有交叉时,需用CLEAN命令[ARC]:CLEAN[in-tom](out-cover](dangle-length)(fuzzy-tolerance)一一输入图层in— coverout一tover一输出图层dangle一length一悬挂线段长度fuzzy一tolerance一一线段间最小距离如果输出图层空缺,则结果仍存入输入图层。1CLEARTCEANEcangle_lengthIFUZZY的作用是设置残我间的最小距离和项点间的最小延离CEARTCLEANGfuzzy_tolerance
2. 图层内线段有交叉时,需用 CLEAN 命令 [ARC]:CLEAN[in-tom]{out-一 cover}{dangle-length){fuzzy-tolerance} in 一 cover 一一输入图层 out 一 tover 一一输出图层 dangle 一 length 一一悬挂线段长度 fuzzy 一 tolerance 一一线段间最小距离 如果输出图层空缺,则结果仍存入输入图层
CLEAN和BUILD是相拟的命令,都定义图层的拓扑关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CLEAN带有容差值,而BUILD没有。这使得CLEAN可检测弧段,并生成相交结点,而BUILD却不能。这二个命令的比较见下表。特性BUUILDCLEAN+Ve多边形和PAT+NeNe弧段和AAT-NeNe建立拓扑结构点和PAT-4结点和NATVe-3Wt-注记和TAT多边形NedeNeNe弧段建立或调整内部码NeNe带有POLY选项的结点Ne带有“LINE”选项的结点?-2NeNe计算空间量测值。4e生成弧段交叉点-4-44e多边形弧段相交处理。弧段NeNaVe修改共线弧段-改错。Ne修改邻近结点-4Ne删除悬挂弧-快慢处理速度CLEAN使用的容差值(dargle-hrlgth悬挂弧长度容差)和(FUZZY一TOLER-ANCE弧段间最小距离)可以定义也可使用系统的缺省值。由于容差值影响坐标数据,所以应给予特别重视。还应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两个命令前应将原图层备份。万一建立拓扑关系失败时,仍可以对原图层再作处理。4.2常见的数字化错误及错误识别无论数字化时多么仔细,有多少工具可减少数字化时的错误,错误仍未能根除。对于弧段,两类常见的错误是:·孤段过长出头·弧段过短,没有接合由于在PCARC/INFO中,出头比欠头易处理,所以数字化时宁长勿短,可稍超出相交点。对于多边形,常见的错误是:·未闭合多边形·遗漏标识点·过多的标识点拓扑关系定义了弧段,结点和标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弧段和多边形中错误的检测通常在ARCEDIT环境下需要修改的错误类型为:·连接过度结点·未连接结点·伪结点·悬挂结点·遗漏的弧段
CLEAN和BUILD是相拟的命令,都定义图层的拓扑关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CLEAN带有容差值, 而 BUILD 没有。这使得 CLEAN 可检测弧段,并生成相交结点,而 BUILD 却不能。 这二个命令的比较见下表。 CLEAN 使用的容差值(dargle-hr1gth 悬挂弧长度容差)和(FUZZY 一 TOLER- ANCE 弧段 间最小距离)可以定义也可使用系统的缺省值。由于容差值影响坐标数据,所 以应给予特别重 视。 还应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两个命令前应将原图层备份。万一建立拓扑关系失败时,仍可 以对原图 层再作处理。 4.2 常见的数字化错误及错误识别 无论数字化时多么仔细,有多少工具可减少数字化时的错误,错误仍未能根除。 对于弧段,两类常见的错误是: ·孤段过长出头 ·弧段过短,没有接合 由于在 PC ARC/INFO 中,出头比欠头易处理,所以数字化时宁长勿短,可稍超出相交点。 对于多边形,常见的错误是: ·未闭合多边形 ·遗漏标识点 ·过多的标识点 拓扑关系定义了弧段,结点和标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弧段和多边形中错误的检测 通常在 ARCEDIT 环境下需要修改的错误类型为: ·连接过度结点 ·未连接结点 ·伪结点 ·悬挂结点 ·遗漏的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