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海盐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海盐县人民政府,2008年3月 (3)《企业投资核准项目服务联系单》,盐经信环评函[2014]37号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合同 (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项目资料。 13工程内容及规模 13.1工程内容 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利用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新建造的厂房,购置涂布机 镭射机、真空镀铝机、清洗上色一体机等国产设备,利用PET薄膜、铝丝作为原料,经涂 布、镭射、镀铝、清洗、上色等技术或工艺,建设年产1万吨镀铝薄膜生产建设项目。 13.2生产规模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生产规模详见表1-1 表1-1生产规模表 133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1-2。 表1-2主要能耗及水资源消耗 134主要生产设备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见表1-3 表1-3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 135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1)工作制度 本项目实行两班制生产,每班工作时间8h,工作时间600~2:00,全年工作日330天。 (2)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30人 13.6公用工程 (1)给水 本项目给水由海盐县澉浦镇供水系统提供
- 5 - (2)《海盐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海盐县人民政府,2008 年 3 月; (3)《企业投资核准项目服务联系单》,盐经信环评函[2014]37 号;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合同; (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项目资料。 1.3 工程内容及规模 1.3.1 工程内容 本项目总投资 3000 万元,利用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新建造的厂房,购置涂布机、 镭射机、真空镀铝机、清洗上色一体机等国产设备,利用 PET 薄膜、铝丝作为原料,经涂 布、镭射、镀铝、清洗、上色等技术或工艺,建设年产 1 万吨镀铝薄膜生产建设项目。 1.3.2 生产规模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生产规模详见表 1-1。 表 1-1 生产规模表 1.3.3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 1-2。 表 1-2 主要能耗及水资源消耗 1.3.4 主要生产设备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见表 1-3。 表 1-3 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 1.3.5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1)工作制度 本项目实行两班制生产,每班工作时间 8h,工作时间 6:00~22:00,全年工作日 330 天。 (2)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 30 人。 1.3.6 公用工程 (1)给水 本项目给水由海盐县澉浦镇供水系统提供
(2)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海盐县澉浦镇供电部门供应 (3)排水 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附近水体;间接冷却水 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产废水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 标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由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集中 处理达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后排入杭州湾。 14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选址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利用新建造的厂房,目前 厂房闲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符合本项目使用要求。 项目地块周围环境良好,无与本项目有关的环境污染
- 6 - (2)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海盐县澉浦镇供电部门供应。 (3)排水 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附近水体;间接冷却水 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产废水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 标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由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集中 处理达 GB8978-1996 中的二级标准后排入杭州湾。 1.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选址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利用新建造的厂房,目前, 厂房闲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符合本项目使用要求。 项目地块周围环境良好,无与本项目有关的环境污染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筒况 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1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详见附图2。 212地形、地质、地貌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县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以太湖为中心的蝶 形洼地边缘。海盐县地形似一个顶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东西最宽处相距约31公里,南北 相距约33公里。全县海拔平均在3-4米,整个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南部为平原孤丘区,山丘高度大多在100米左右,与海宁市交界的高阳山为县境最高处, 主峰高2516米;东部为平原海涂区,地势稍高于西部平原;西部为平原水网区,总面积约 占全县的三分之二。海盐县境内陆地海岸自澉浦起到海塘乡方家埭止,全长53.48公里,是 浙北海岸最长的县(市)。 海盐县处于钱塘后型复式向北东倾斜部位,大地表面为厚度较大的第四纪覆盖层,厚 度达70m,基底构造是由一系列巨大的北东及北北东断裂带及其间分布的中生代隆起拗陷 组成。从地貌状况看,武原镇和海盐开发区均属滨海平原,地势从东边海塘向西渐低,地 面坦荡,田连阡陌,塘外有大片滩涂 213气候特征 海盐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濒临 钱塘江口的海边,夏秋之际常受台风影响,春末夏初又有梅雨影响,降水量四季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4~9月份,12月份量少。 214水文特征 (1)内河河网 海盐县北部属太湖水系杭嘉湖平原河网,境内河流密布,骨干河流有盐平塘河、盐嘉 塘河、长山河、白洋河等。县河港总长度为18607km,平均河道为3.71lmkm2,河面宽 度一般为20-40m,最宽处有l00m左右。河水流量受大区域降水情况而变化,历史最高水 位(吴淞高程)488m(1963年),最低水位1.53m(1967年),平均水位274m,年平均径流
- 7 -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1.1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详见附图 2。 2.1.2 地形、地质、地貌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县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以太湖为中心的蝶 形洼地边缘。海盐县地形似一个顶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东西最宽处相距约 31 公里,南北 相距约 33 公里。全县海拔平均在 3~4 米,整个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南部为平原孤丘区,山丘高度大多在 100 米左右,与海宁市交界的高阳山为县境最高处, 主峰高 251.6 米;东部为平原海涂区,地势稍高于西部平原;西部为平原水网区,总面积约 占全县的三分之二。海盐县境内陆地海岸自澉浦起到海塘乡方家埭止,全长 53.48 公里,是 浙北海岸最长的县(市)。 海盐县处于钱塘后型复式向北东倾斜部位,大地表面为厚度较大的第四纪覆盖层,厚 度达 70m,基底构造是由一系列巨大的北东及北北东断裂带及其间分布的中生代隆起拗陷 组成。从地貌状况看,武原镇和海盐开发区均属滨海平原,地势从东边海塘向西渐低,地 面坦荡,田连阡陌,塘外有大片滩涂。 2.1.3 气候特征 海盐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濒临 钱塘江口的海边,夏秋之际常受台风影响,春末夏初又有梅雨影响,降水量四季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 4~9 月份,12 月份量少。 2.1.4 水文特征 (1)内河河网 海盐县北部属太湖水系杭嘉湖平原河网,境内河流密布,骨干河流有盐平塘河、盐嘉 塘河、长山河、白洋河等。县河港总长度为 1860.7km,平均河道为 3.711km/km2,河面宽 度一般为 20-40m,最宽处有 100m 左右。河水流量受大区域降水情况而变化,历史最高水 位(吴淞高程)4.88m(1963 年),最低水位 1.53m(1967 年),平均水位 2.74m,年平均径流
量203亿m3。河流水源有二,一是海宁等地的客水,由西或西南入境,汇入盐嘉塘,或流 入长山河排入钱塘江;二是本地降雨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当本县河道水位高时,向北流 入黄浦江入海,水位低时北部客水反流入境。近年开通太湖通道泄洪道(南排工程),西部 客水入境大大增加 (2)杭州湾 杭州湾位于浙江沿海北岸,北邻杭嘉湖平原及我国最大的工业和港口城市上海;南依 姚北平原和我国的深水良港宁波港。东西长90km,湾口宽100km,湾顶澉浦断面宽约2lkm, 水域面积约500km2。上海市南汇咀至宁波市镇海断面,习称湾口,水面宽约100km,湾 口外有星罗棋布的舟山群岛。自湾口向上90km处为海盐县澉浦至余姚市西三闸断面,习 称湾顶,水面宽约20km。湾顶以上为钱塘江河口,杭州湾属河口湾。长江每年携带4.86 亿m3泥沙入海,约50%沉积在长江口附近,其中30%沿岸南下,对杭州湾影响极大。 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交通等) 221海盐县概况 海盐位于杭嘉湖平原东缘,濒临杭州湾,距上海、杭州、苏州百余公里,交通便利。 全县陆地面积53473km2,海湾面积53790km2,人口近37万。气候温和、物产丰饶,素有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 海盐历史悠久,置县于秦,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改革开放以来,海盐 经济迅速发展,曾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并跨入浙江省首批小康县行 列。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经济蒸蒸日上,是中国重点商品粮、苗猪生产基地县。工业 体系日趋完善,已形成丝绸、纺织、造纸、电子、机械、食品、化工、化纤、建材等多种 行业。 222澉浦镇概况 澉浦镇位于海盐县的南端。东南濒杭州湾,西与海宁市黄湾乡接壤,北靠六里乡、秦 山镇,境内有风光秀丽的南北湖风景名胜区。全镇现地域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 万亩,人口3.16万,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外来人口7500人。全镇共有企业703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5家。目前在工业上形成了纺织、服 装、金属制品、化工、新能源(太阳能)等五大行业格局;农业上逐步形成了茶叶、水果、 蔬菜三大生产基地,所产的“绿里香”茶叶被评为省一类名茶,“黄沙坞柑桔”被评为国家
- 8 - 量 2.03 亿 m 3。河流水源有二,一是海宁等地的客水,由西或西南入境,汇入盐嘉塘,或流 入长山河排入钱塘江;二是本地降雨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当本县河道水位高时,向北流 入黄浦江入海,水位低时北部客水反流入境。近年开通太湖通道泄洪道(南排工程),西部 客水入境大大增加。 (2)杭州湾 杭州湾位于浙江沿海北岸,北邻杭嘉湖平原及我国最大的工业和港口城市上海;南依 姚北平原和我国的深水良港宁波港。东西长 90km,湾口宽 100km,湾顶澉浦断面宽约 21km, 水域面积约 5000km2。上海市南汇咀至宁波市镇海断面,习称湾口,水面宽约 100km,湾 口外有星罗棋布的舟山群岛。自湾口向上 90km 处为海盐县澉浦至余姚市西三闸断面,习 称湾顶,水面宽约 20km。湾顶以上为钱塘江河口,杭州湾属河口湾。长江每年携带 4.86 亿 m 3 泥沙入海,约 50%沉积在长江口附近,其中 30%沿岸南下,对杭州湾影响极大。 2.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交通等) 2.2.1 海盐县概况 海盐位于杭嘉湖平原东缘,濒临杭州湾,距上海、杭州、苏州百余公里,交通便利。 全县陆地面积 534.73km2,海湾面积 537.90km2,人口近 37 万。气候温和、物产丰饶,素有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 海盐历史悠久,置县于秦,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改革开放以来,海盐 经济迅速发展,曾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并跨入浙江省首批小康县行 列。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经济蒸蒸日上,是中国重点商品粮、苗猪生产基地县。工业 体系日趋完善,已形成丝绸、纺织、造纸、电子、机械、食品、化工、化纤、建材等多种 行业。 2.2.2 澉浦镇概况 澉浦镇位于海盐县的南端。东南濒杭州湾,西与海宁市黄湾乡接壤,北靠六里乡、秦 山镇,境内有风光秀丽的南北湖风景名胜区。全镇现地域面积 6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56 万亩,人口 3.16 万,辖 13 个行政村,1 个居委会,外来人口 7500 人。全镇共有企业 703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8 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 5 家。目前在工业上形成了纺织、服 装、金属制品、化工、新能源(太阳能)等五大行业格局;农业上逐步形成了茶叶、水果、 蔬菜三大生产基地,所产的“绿里香”茶叶被评为省一类名茶,“黄沙坞柑桔”被评为国家
级绿色食品。近年来,澉浦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浙 江省教育强镇”、“淅江省生态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旅游经 济强镇”、“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镇”“浙江省平安农杋示范镇”、“嘉兴市双拥模范镇”“嘉 兴市科技进步先进镇”“嘉兴市新农村电气化镇”、“嘉兴市卫生镇”、“嘉兴市文明镇”、“嘉 兴市食品安全示范镇”、“嘉兴市旅游经济强镇”等荣誉称号。 223海盐县总体规划 根据《海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基本概况如下: ①城市性质:上海南翼的新兴产业基地,江南水乡的文化旅游名城,杭州湾北岸的滨 海城市 ②规划总人口规模:中期2010年20万人;远期2020年30万人。 ③规划建成区用地规模: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312km ④城市发展方向:北进、东移、西拓、南控 ⑤城市布局结构:依托城市水系和滨海生态空间,形成“一城两区”的组织结构(两 区分别为武原城区和大桥新区)。规划采用“沿海带动、层次开发、三级结构为对策,形成 ‘一带、一轴、三片’的城镇发展方案”。 其中“一轴”指县域主要发展轴,“一带”指01省道、规划杭浦高速公路与海岸线之 间的发展区域,“三片”指县域形成三大城镇组群(一是中心城市组群;二是杭浦高速公路 和盐嘉一级公路沿线城镇组群;三是南部沿海城镇组群)。 224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本项目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根据《海盐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澉 浦城镇与工业优化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l-10424D07),属于优化准入区。 本项目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属于工业园区,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纳管,废 气经治理后高空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本项目生产的产品及使用的设备均符合 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定。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基本符合海盐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225区域污水处理工程概况 嘉兴市污水处理工程包括嘉兴市所属市、区、县、镇(乡)截污输送干管、沿途提升 加压泵站、污水处理厂、排海管道及附属设施。设计规模为60万m3/。工程主要接纳的是 嘉兴市区和所辖县市各城镇的废水以及部分乡镇的生活污水,另外还有服务范围内的重点
- 9 - 级绿色食品。近年来,澉浦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浙 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生态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旅游经 济强镇”、“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镇”、“浙江省平安农机示范镇”、“嘉兴市双拥模范镇”、“嘉 兴市科技进步先进镇”“嘉兴市新农村电气化镇”、“嘉兴市卫生镇”、“嘉兴市文明镇”、“嘉 兴市食品安全示范镇”、“嘉兴市旅游经济强镇”等荣誉称号。 2.2.3 海盐县总体规划 根据《海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基本概况如下: ①城市性质:上海南翼的新兴产业基地,江南水乡的文化旅游名城,杭州湾北岸的滨 海城市。 ②规划总人口规模:中期 2010 年 20 万人;远期 2020 年 30 万人。 ③规划建成区用地规模:远期 2020 年城市建设用地 31.2km2。 ④城市发展方向:北进、东移、西拓、南控。 ⑤城市布局结构:依托城市水系和滨海生态空间,形成“一城两区”的组织结构(两 区分别为武原城区和大桥新区)。规划采用“沿海带动、层次开发、三级结构为对策,形成 ‘一带、一轴、三片’的城镇发展方案”。 其中“一轴”指县域主要发展轴,“一带”指 01 省道、规划杭浦高速公路与海岸线之 间的发展区域,“三片”指县域形成三大城镇组群(一是中心城市组群;二是杭浦高速公路 和盐嘉一级公路沿线城镇组群;三是南部沿海城镇组群)。 2.2.4 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本项目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根据《海盐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澉 浦城镇与工业优化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1-10424D07),属于优化准入区。 本项目位于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属于工业园区,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纳管,废 气经治理后高空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本项目生产的产品及使用的设备均符合 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定。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基本符合海盐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2.2.5 区域污水处理工程概况 嘉兴市污水处理工程包括嘉兴市所属市、区、县、镇(乡)截污输送干管、沿途提升 加压泵站、污水处理厂、排海管道及附属设施。设计规模为 60 万 m 3 /d。工程主要接纳的是 嘉兴市区和所辖县市各城镇的废水以及部分乡镇的生活污水,另外还有服务范围内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