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①原发性肝癌证候是随病程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由1期-川期:证候从肝郁气滞、脾气虚为主;到川期 以肝血瘀阻、气滞、气虚、湿热等为主;再到川期以 气虚、阴虚、血瘀、气滞、水湿内停等为主。但是, 各期中证型出现率居前四位的总是气滞、血瘀、气虚 、阴虚。从早期到晚期,正气越来越弱,邪气越来越 强,病情越来越严重;有确切脏腑定位的证型明显上 升。 ②肝癌无证可辨者仅占1.07%,1个证型者占5.58% 2个证型组合者占14.81%,3个证型组合者占23.06% 4个证型组合者占24.37%,5个证型组合者占18.11% 平均每个患者出现3.75个证型
结果: ①原发性肝癌证候是随病程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由Ⅰ期-Ⅲ期:证候从肝郁气滞、脾气虚为主;到Ⅱ期 以肝血瘀阻、气滞、气虚、湿热等为主;再到Ⅲ期以 气虚、阴虚、血瘀、气滞、水湿内停等为主。但是, 各期中证型出现率居前四位的总是气滞、血瘀、气虚 、阴虚。从早期到晚期,正气越来越弱,邪气越来越 强,病情越来越严重;有确切脏腑定位的证型明显上 升。 ②肝癌无证可辨者仅占1.07%,1个证型者占5.58% ,2个证型组合者占14.81%,3个证型组合者占23.06% ,4个证型组合者占24.37%,5个证型组合者占18.11% ,平均每个患者出现3.75个证型
③1期平均2.03证次,川期平均3.47证次,川期 平均4.99证次。表明,随着病程的发展,证的相兼愈 加显著,病机愈加复杂。而气滞血瘀与气阴两虚是根 本病机,贯穿于该病的始终。 因此,辨证论治要求对证候的观察不仅着眼于现 状,而且要关注证的演变趋势和相互关系,同时还要 把握邪正关系、病程阶段、病位病势等。以上所揭示 肝癌证的动态演变规律,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丰富有 关中医证的基础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③Ⅰ期平均2.03证次,Ⅱ期平均3.47证次,Ⅲ期 平均4.99证次。表明,随着病程的发展,证的相兼愈 加显著,病机愈加复杂。而气滞血瘀与气阴两虚是根 本病机,贯穿于该病的始终。 因此,辨证论治要求对证候的观察不仅着眼于现 状,而且要关注证的演变趋势和相互关系,同时还要 把握邪正关系、病程阶段、病位病势等。以上所揭示 肝癌证的动态演变规律,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丰富有 关中医证的基础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2)证病结合,以证带病。即观察某种证及该证的 所有病种。 3)以辨病为主(有没有古典文献依据?)。 4)以辨证为主(有没有古典文献依据?)
2)证病结合,以证带病。即观察某种证及该证的 所有病种。 3)以辨病为主(有没有古典文献依据?) 。 4)以辨证为主(有没有古典文献依据?)
(2)采用辨证、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各中、西医 学专业委员会制订公布的辨证和诊断标准,要求中、 西医两套标准,如中医各科“证”的辨证标准,可参 阅历年来的专业期刊,如《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医杂志》等,设若缺乏标准,可以严格按教科书 或权威专著所载标准或内容拟定。) 辨证论治成功的前提是要求辨证准确,治疗观察 的前提是诊断与辨证的准确。 前面提到过一共有哪些标准?诊断、纳入、排除 、疗效、剔除,相应的还有辨证标准等,同时病人还 要有知情书签约
(2)采用辨证、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各中、西医 学专业委员会制订公布的辨证和诊断标准,要求中、 西医两套标准,如中医各科“证”的辨证标准,可参 阅历年来的专业期刊,如《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医杂志》等,设若缺乏标准,可以严格按教科书 或权威专著所载标准或内容拟定。) 辨证论治成功的前提是要求辨证准确,治疗观察 的前提是诊断与辨证的准确。 前面提到过一共有哪些标准?诊断、纳入、排除 、疗效、剔除,相应的还有辨证标准等,同时病人还 要有知情书签约
第一类,疾病诊断标准。 分两方面: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 第一,西医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引用西医的诊断标准。为什么? 1)国际上,西医对疾病研究投入得多,贡献大。 2)建国以来,我国西医对我国疾病,尤其是一些 高发病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的空白,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西医标准也还没有尽善尽美,也存在发展 的空间。例如:
第一类,疾病诊断标准。 分两方面: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 第一,西医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引用西医的诊断标准。为什么? 1)国际上,西医对疾病研究投入得多,贡献大。 2)建国以来,我国西医对我国疾病,尤其是一些 高发病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的空白,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西医标准也还没有尽善尽美,也存在发展 的空间。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