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对数显性完全时子一代杂子二代基因子一代配子分离比(完全 子二代的表种形成配型数 的可能组合显性时) 现型数 子数 3 (3+1)1 (3+1)3 (3+1)4 (3+1))N 三.连锁与交换定律 (一)连锁 1.连锁遗传现象 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是显形,长翅(V)对残翅(v)是显形,如果让纯合子灰身长翅 (BBvv)与纯合子黑身残翅(bbwv)杂交,后代是均是杂合子的灰色长翅(BbVv).让雄果蝇与双 隐性纯合雌果蝇杂交,所得后代只是灰身长翅和黑色残翅两种表现型,不符合分离和自由组 合定律,其比例是1:1.假设B与V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与v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那麽这一遗 传现象即可得到解释 用”一”代表一条染色体,那麼B和V就可写成BV,b与v就可写成bv,用此符号解释上 述实验,见图1-12 2.连锁的概念每个染色体集合着许多基因, 基因的这种集合叫做连锁( linkage) 3.产生连锁的解释因为任何生物的染色体 子:BV,bv 数目是有限的,而基因的数目远远超过染色 体的数目,所以每条染色体上必然携带有许 多基因,它们必须随着这条染色体的遗传行 为而传递,称连锁遗传。这就是息表遗传学 的第三个基本定律。 (三)交换 1.交换遗传现象 家鸡中卷羽基因F对常羽基因f为显性 抑制羽毛色素形成的基因I对等位基因 i为显性,具有I基因的鸡羽毛呈白色 灰身长翅黑色残翅 如果用纯合子有色卷羽鸡(iFF)于无色 常羽鸡(IIff)杂交,子一代全为白色卷羽图1-12果蝇在雄性中完全连锁 鸡(IiFf),再用子一代母鸡与双隐性公鸡(iff)测交,结果出现四种数目不同的鸡。 P代 有色卷羽(iiFF)×(IIff)白色常羽 F1代 白色卷羽IiFf(♂早) 测交 白色卷羽(IiFf)♀×iif有色常羽占♂ 白色卷羽18有色卷羽63白色常羽63有色常羽13
基因对数 显性完全时 子二代的表 现型数 子一代杂 种形成配 子数 子二代基因 型数 子一代配子 的可能组合 数 分离比(完全 显性时) 1 2 2 3 4 (3+1)1 2 4 4 9 16 (3+1)2 3 8 8 27 64 (3+1)3 4 16 16 81 256 (3+1)4 …….. … … .. … … N 2 N 2N 3N 4N (3+1))N 三.连锁与交换定律 (一)连锁 1.连锁遗传现象 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是显形,长翅(V)对残翅(v)是显形,如果让纯合子灰身长翅 (BBvv)与纯合子黑身残翅(bbvv)杂交,后代是均是杂合子的灰色长翅(BbVv).让雄果蝇与双 隐性纯合雌果蝇杂交,所得后代只是灰身长翅和黑色残翅两种表现型,不符合分离和自由组 合定律,其比例是 1:1.假设 B 与 V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 与 v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那麽这一遗 传现象即可得到解释. 用”一”代表一条染色体,那麽 B 和 V 就可写成 BV,b 与 v 就可写成 bv,用此符号解释上 述实验,见图 1-12. 2. 连锁的概念 每个染色体集合着许多基因, 基因的这种集合叫做连锁(linkage)。 3. 产生连锁的解释 因为任何生物的染色体 数目是有限的,而基因的数目远远超过染色 体的数目,所以每条染色体上必然携带有许 多基因,它们必须随着这条染色体的遗传行 为而传递,称连锁遗传。这就是息表遗传学 的第三个基本定律。 (三)交换 1. 交换遗传现象 家鸡中卷羽基因 F 对常羽基因 f 为显性, 抑制羽毛色素形成的基因 I 对等位基因 i 为显性,具有 I 基因的鸡羽毛呈白色。 如果用纯合子有色卷羽鸡(iiFF)于无色 常羽鸡(IIff)杂交,子一代全为白色卷羽 图 1—12 果蝇在雄性中完全连锁 鸡(IiFf),再用子一代母鸡与双隐性公鸡(iiff)测交,结果出现四种数目不同的鸡。 P 代 有色卷羽(iiFF)× (IIff)白色常羽 F1 代 白色卷羽 IiFf(♂♀) 测交 白色卷羽(IiFf)♀ × iiff 有色常羽占 ♂ 白色卷羽 18 有色卷羽 63 白色常羽 63 有色常羽 13 亲: B V b v B V b v 配子: B V ↓ b v B V b v B V b v 回交: 卵子 精子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灰身长翅 黑色残翅 1 1
测交后代表现型四种类型比例不是1:1:1:1的关系,而是与祖代相同的两种类型有 色卷羽、白色常羽占孙带总数80.3%,也就是说祖代i与F连锁,Ⅰ与f连锁。另外出 现两种新类型的白色卷羽、有色常羽占孙代总数19.7%。这表明子一代母鸡在形成卵子 的过程中,某些基因产生了互换,因而产生了四种类型的卵子。(见图1-14) 2.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阶段,即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同一对染色体的两个成员间彼 此交换一个节段,相互交换各自的等位基因以新的组合进入配子。称为基因互换 交换值得测定和计算 交换值( crossover value)是指重组的配子数的百分率。它代表基因间的距离单位 从而表示基因间的连锁强度。互换值越小,则基因间连锁强度越大:反之,互换值越大 则表示基因间的连锁强度越小。 交换值以正常条件下生长的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某种动物的杂交所得子一代与双 隐性亲本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分别统计各种表现型的数目,包括亲本类 型,新类型。新类型反映了重组的配子数。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交换值(互换值)。 互换值(%)=重新组合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上列中的白色卷羽、有色常羽为重新组合类型,互换值为 互换值(%)=sb413=197% 第三节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 (二)动物中的性别现象及差异 动物中普遍存在雄性与雌性,高等动物雌雄异体,须经过雌雄间的交配,才会产生后代 由于性别的差异,存在明显的性征差别、体型差别、尿生殖道差别、生产性能差别,如雄 性头粗大,体躯大,有阴囊、阴茎,体力好:雌性头清秀,体躯小,有阴户、阴道,能产仔、 产奶。雄性生长速度,劳役效率也存在差异。总体雌雄个体数成1:1,保持动物繁殖现象 的平衡。 (三)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1.性染色体( sex chromosome)概念: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中与性别有明显直接关系 的染色体,在性细胞中只有一条。受精后形成合子,则具有两条性染色体 2.性染色体类型 (1)XY型此种类型雄性个体染色体为ⅪY,雌性性染色体为XX。当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形成精子时,雄性形成含Y染色体核含Ⅹ染色体精子各占一半,称为异配性别 ( heterogametic-sex)而雄性只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子,称为同配性别 (homogametic-sex) 若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受精,受精卵的性染色体为ⅪY型,将来发育成雄性。若含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受精,受精卵的性染色体为XY型,将来发育成雌性。哺乳动物、某 些两栖类、某些鱼类、很多昆虫性别的决定均属XY型。人和哺乳动物所生后代是雄性还 是雌性完全由雄性精子所含性染色体决定。 (2)ZW此种类型雄性个体性染色体为ZZ,雌性个体染色体为ZW。雄性只产生含Z染色体 精子;而雌性在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子时,产生含Z染色体核含W染色体的卵子 且两种卵子各占一半。若精子与含Z染色体的卵子受精,其染色体组合为ZZ,将来发育为 雄性。若精子与含W染色体的卵子受精,其性染色体组合为硎W,将来发育为雌性。禽类、 鸟类、爬行类的一部分、鳞翅目昆虫属ZW型 (3)ⅪO型雌性个体性染色体为XX,雄性个体染色体全为OX,缺乏Y染色体。属于这一 类型的动物有部分昆虫如蝗虫、蜚蠊等。 (三)染色体组成与性别间的关心 1.性指数生物个体所含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例。若X为性染色体,A为常染色体
测交后代表现型四种类型比例不是 1:1:1:1 的关系,而是与祖代相同的两种类型有 色卷羽、白色常羽占孙带总数 80.3%,也就是说祖代 i 与 F 连锁,I 与 f 连锁。另外出 现两种新类型的白色卷羽、有色常羽占孙代总数 19.7%。这表明子一代母鸡在形成卵子 的过程中,某些基因产生了互换,因而产生了四种类型的卵子。(见图 1—14) 2.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阶段,即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同一对染色体的两个成员间彼 此交换一个节段,相互交换各自的等位基因以新的组合进入配子。称为基因互换。 3. 交换值得测定和计算 交换值(crossover value)是指重组的配子数的百分率。它代表基因间的距离单位, 从而表示基因间的连锁强度。互换值越小,则基因间连锁强度越大;反之,互换值越大, 则表示基因间的连锁强度越小。 交换值以正常条件下生长的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某种动物的杂交所得子一代与双 隐性亲本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分别统计各种表现型的数目,包括亲本类 型,新类型。新类型反映了重组的配子数。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交换值(互换值)。 互换值(%)=重新组合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上列中的白色卷羽、有色常羽为重新组合类型,互换值为: 互换值(%)= 18+ 18 63+ +13 63+13 =19.7% 第三节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二) 动物中的性别现象及差异 动物中普遍存在雄性与雌性,高等动物雌雄异体,须经过雌雄间的交配,才会产生后代。 由于性别的差异,存在明显的性征差别、体型差别、尿生殖道差别、生产性能差别,如雄 性头粗大,体躯大,有阴囊、阴茎,体力好;雌性头清秀,体躯小,有阴户、阴道,能产仔、 产奶。雄性生长速度,劳役效率也存在差异。总体雌雄个体数成 1:1,保持动物繁殖现象 的平衡。 (三)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1. 性染色体(sex chromosbme)概念: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中与性别有明显直接关系 的染色体,在性细胞中只有一条。受精后形成合子,则具有两条性染色体。 2. 性染色体类型 (1)XY 型 此种类型雄性个体染色体为 XY,雌性性染色体为 XX。当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形成精子时,雄性形成含 Y 染色体核含 X 染色体精子各占一半,称为异配性别 ( heterogrametic-sex )而雄性只产生含 X 染色体的卵子,称为同配性别 (homogametic-sex). 若含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受精,受精卵的性染色体为 XY 型,将来发育成雄性。若含 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受精,受精卵的性染色体为 XY 型,将来发育成雌性。哺乳动物、某 些两栖类、某些鱼类、很多昆虫性别的决定均属 XY 型。人和哺乳动物所生后代是雄性还 是雌性完全由雄性精子所含性染色体决定。 (2)ZW 此种类型雄性个体性染色体为 ZZ,雌性个体染色体为 ZW。雄性只产生含 Z 染色体 精子;而雌性在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子时,产生含 Z 染色体核含 W 染色体的卵子, 且两种卵子各占一半。若精子与含 Z 染色体的卵子受精,其染色体组合为 ZZ,将来发育为 雄性。若精子与含 W 染色体的卵子受精,其性染色体组合为 ZW,将来发育为雌性。禽类、 鸟类、爬行类的一部分、鳞翅目昆虫属 ZW 型。 (3)XO 型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为 XX,雄性个体染色体全为 OX,缺乏 Y 染色体。属于这一 类型的动物有部分昆虫如蝗虫、蜚蠊等。 (三)染色体组成与性别间的关心 1.性指数 生物个体所含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例。若 X 为性染色体,A 为常染色体
性指数B=X/A。正常的雌性性指数=1,正常雄性性指数=0.5。 2.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 表1-2染色体组成与性别间的关系 性别超雄单倍体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中间性正常雄超雄性 性 体 常染色 本组数 性指数 任何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基因与受控的性状之间存在一个个 体发育的过程,而内外环境条件能影响个体发育,使性状发生变异 一)温度与性别蛙的性染色体是ⅹy型,如果让蝌蚪在20度条件下发育,一半 是雄性,另一半是雌性;如果让蝌蚪在30度的条件下发育,则全部是雄性。 它们的染色体组成并没有变,环境改变了表现型 (二)年龄与性别鳝与的性染色体没有变,体长在10-20cm全为雌性,体长 35-38cm雌雄各半,体长达53cm以上多为雄性 (三)激素与性别双生牛犊,如果一公一母,公犊能正常发育为有生育能力的 公牛,而母犊不能生育,称雄性中性犊,这种牛长大后不噶发情,卵巢退化,子宫和 外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外形有雄性表现,称自由马丁。这种双生牛犊是不同性别染色 体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它们在发育时由于胎盘的绒毛膜血管互相融合,是胎儿有共同 的血液循环,睾丸比卵巢先发育,睾丸激素比卵巢激素先进人血液循环,雄性激素抑 制卵巢的发育。 (四)性反转 高等动物中,有的动物个体前期是一种性别,后期是一种性 别,这种现象叫性反转。例如:母鸡生过蛋,以后发生变化,变成攻击,并能与母鸡 配种,做了父亲。1979年《大众医学》曾报道过,湖南医学院一男教师曾结婚,生过 两个孩子,作为父亲,后来发生变化,变成女人,与一男人结婚。这主要是内外环境 条件的变化引起激素分泌改变,导致性别的改变。 三性别畸形 (一)雌雄嵌合体在某些动物两性同在一个个体出现,即某些部分表现为雌性特征,另一部 分表现为雄性特征:或一半为雌性特征,另一半为雄性,甚至雄性生殖系统和雌性生殖系统 都同时存在。其性染色体畸形为xo和xx型同时存在 (二)中间性无角纯和pp体山羊,雄性正常,雌性是中间性。根据英国1945年对萨能山 羊的统计,中间性达14.8% (三)人的中间性 1睾丸退化症又称原发性小睾丸症,半雌雄人。性染色体组型有ⅹxy,xxy.患者外观是男 性,身体比一般男性高,但睾丸小,不产生精子,不育,常出现女性似乳房,智能差 2卵巢退化症还是另一种雌雄人。染色体xo,缺少一条性染色体,患者外貌象女性,但卵 巢发育不全,没有生殖细胞,原发性毕竞,无生殖能力。第而性征发育不良,体格较一般女 生低矮,先天性心脏病,肘外翻,颈部有翼状
性指数 B=X/A。正常的雌性性指数=1,正常雄性性指数=0.5。 2.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 表 1—2 染色体组成与性别间的关系 性别 超雄 单倍体 双倍体 三倍体 四倍体 中间性 正常雄 性 超雄性 X 染色 体 3 1 2 3 4 2 1 1 常染色 体组数 3 1 2 3 4 3 2 3 性指数 1.5 1 1 1 1 0.67 0.5 0.33 任何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基因与受控的性状之间存在一个个 体发育的过程,而内外环境条件能影响个体发育,使性状发生变异。 (一) 温度与性别 蛙的性染色体是 xy 型,如果让蝌蚪在 20 度条件下发育,一半 是雄性,另一半是雌性;如果让蝌蚪在 30 度的条件下发育,则全部是雄性。 它们的染色体组成并没有变,环境改变了表现型。 (二) 年龄与性别 鳝与的性染色体没有变,体长在 10-20cm 全为雌性,体长 35-38cm 雌雄各半,体长达 53cm 以上多为雄性。 (三) 激素与性别 双生牛犊,如果一公一母,公犊能正常发育为有生育能力的 公牛,而母犊不能生育,称雄性中性犊,这种牛长大后不噶发情,卵巢退化,子宫和 外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外形有雄性表现,称自由马丁。这种双生牛犊是不同性别染色 体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它们在发育时由于胎盘的绒毛膜血管互相融合,是胎儿有共同 的血液循环,睾丸比卵巢先发育,睾丸激素比卵巢激素先进人血液循环,雄性激素抑 制卵巢的发育。 (四) 性反转 高等动物中,有的动物个体前期是一种性别,后期是一种性 别,这种现象叫性反转。例如:母鸡生过蛋,以后发生变化,变成攻击,并能与母鸡 配种,做了父亲。1979 年《大众医学》曾报道过,湖南医学院一男教师曾结婚,生过 两个孩子,作为父亲,后来发生变化,变成女人,与一男人结婚。这主要是内外环境 条件的变化引起激素分泌改变,导致性别的改变。 三性别畸形 (一)雌雄嵌合体 在某些动物两性同在一个个体出现,即某些部分表现为雌性特征,另一部 分表现为雄性特征;或一半为雌性特征,另一半为雄性,甚至雄性生殖系统和雌性生殖系统 都同时存在。其性染色体畸形为 xo 和 xx 型同时存在。 (二)中间性 无角纯和 pp 体山羊,雄性正常,雌性是中间性。根据英国 1945 年对萨能山 羊的统计,中间性达 14.8% (三)人的中间性 1 睾丸退化症 又称原发性小睾丸症,半雌雄人。性染色体组型有 xxy,xxxy.患者外观是男 性,身体比一般男性高,但睾丸小,不产生精子,不育,常出现女性似乳房,智能差。 2 卵巢退化症 还是另一种雌雄人。染色体 xo,缺少一条性染色体,患者外貌象女性,但卵 巢发育不全,没有生殖细胞,原发性毕竟,无生殖能力。第而性征发育不良,体格较一般女 生低矮,先天性心脏病,肘外翻,颈部有翼状
赘片,智能低下。称杜纳氏症侯群。 3。xxy个体性染色体为xxy型,共47条染色体。外貌为男性,性情粗暴孤僻,身材较高, 智力较差,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睾丸不下降,多数不育。 4。多x性染色体女人超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47条染色体)或ⅹxx(48条染色体) 患者体型正常,有月经,能生育,在子女中个别出现ⅹxy综合症,一般正常,患者智力较差 心理有变态,无其他症状。 5.多x性染色体男人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患者,外貌男性,睾丸退化。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患者,智力发育不良,斜视,眼晴间距宽,鼻梁扁平,突颜,有先天性心脏病,生殖 器官发育不良,小阴茎,小睾丸或隐睾症。产生性别畸形的机制是,由于亲体生殖细胞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不分离,在雌体形成含xx和o的卵子,在雄体形成含xy和o 的精子,当正常或异常的精卵细胞受精,则形成上述性畸形。 四,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随性染色体的遗传而遗传 的现象 (二)伴性遗传的实例 例一:芦花鸡羽毛由白色条文和灰黑色条文组成,白色纹由基因B基因控制,B基因在 性染色体上,用芦花鸡与洛岛红公鸡交配,其后代中公鸡全为非芦花鸡 例二:银色羽由z染色体上S基因控制,S对s为显性,用银白羽白洛克母鸡与红色洛 岛公鸡交配,后代中全为白羽,母鸡全为红羽 性染色体X和Y和W它们在大小,形状,DNA结构等方面有差异。在减数分裂期间 有部分DNA节段同源,有部分DNA节段非同源。在同源节段上的基因叫部分伴性基因或 不完全伴性基因,这些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一样可以发生变换。在X或Y染色体非同源 节段上的基因,成单存在,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隐性基因也能表现其作用,称完全 伴性基因 (三)伴性遗传的特点 1.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和隔代遗传 2.后代性状分离比例数字因性别不同而异。 3.在性染色体异型的个体,单独的阴性基因也表现其作用 (四)伴性遗传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伴性遗传在实际应用主要在养禽业,尤其 是养鸡业,因家禽小时很难区别公母外生殖器的差异,利用其伴性遗传某些 性状,如上述两例,很容易分辨雏鸡公母,将其公母分开饲养或母的作产蛋 用,公的作肉用。 第四节遗传疾病 有的遗传基因可使个体出现生理缺陷或疾病甚至导致生物个体在胚胎或生后期的某 时间死亡。这叫遗传疾病。这些基因叫有害基因 遗传疾病的种类 根据遗传疾病对动物体的损害程度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致死基因 染色体上有这类基因,可使个体在胚胎期或生后某一时期死亡,其死亡率可高达100% 如猪的锁肛,即猪无肛门,公猪生后2-3天死亡 (二)半致死基因 这类基因可使个体在繁殖年龄前死亡一半以上。如猪的血友病,血液不凝固,病情随年 龄的增长而加剧,常因流血不止而死亡。 (三)非致死基因 这类基因虽不引起个体死亡,但个体出现某些生理缺陷或畸形,生活力降低。如人的色
赘片,智能低下。称杜纳氏症侯群。 3。xxy 个体 性染色体为 xxy 型,共 47 条染色体。外貌为男性,性情粗暴孤僻,身材较高, 智力较差,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睾丸不下降,多数不育。 4。多 x 性染色体女人 超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xxx(47 条染色体)或 xxxx(48 条染色体), 患者体型正常,有月经,能生育,在子女中个别出现 xxy 综合症,一般正常,患者智力较差, 心理有变态,无其他症状。 5.多 x 性染色体男人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xy 患者,外貌男性,睾丸退化。性染色体组成为 xxxy 患者,智力发育不良,斜视,眼晴间距宽,鼻梁扁平,突颜,有先天性心脏病,生殖 器官发育不良,小阴茎,小睾丸或隐睾症。 产生性别畸形的机制是,由于亲体生殖细胞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不分离,在雌体形成含 xx 和 o 的卵子,在雄体形成含 xy 和 o 的精子,当正常或异常的精卵细胞受精,则形成上述性畸形。 四,伴性遗传 (一) 伴性遗传的概念 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随性染色体的遗传而遗传 的现象。 (二) 伴性遗传的实例 例一:芦花鸡羽毛由白色条文和灰黑色条文组成,白色纹由基因 B 基因控制,B 基因在 性染色体上,用芦花鸡与洛岛红公鸡交配,其后代中公鸡全为非芦花鸡。 例二:银色羽由 z 染色体上 S 基因控制,S 对 s 为显性,用银白羽白洛克母鸡与红色洛 岛公鸡交配,后代中全为白羽,母鸡全为红羽。 性染色体 X 和 Y 和 W 它们在大小,形状,DNA 结构等方面有差异。在减数分裂期间 有部分 DNA 节段同源,有部分 DNA 节段非同源。在同源节段上的基因叫部分伴性基因或 不完全伴性基因,这些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一样可以发生变换。在 X 或 Y 染色体非同源 节段上的基因,成单存在,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隐性基因也能表现其作用, 称完全 伴性基因。 (三) 伴性遗传的特点 1.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和隔代遗传。 2.后代性状分离比例数字因性别不同而异。 3.在性染色体异型的个体,单独的阴性基因也表现其作用。 (四) 伴性遗传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伴性遗传在实际应用主要在养禽业,尤其 是养鸡业,因家禽小时很难区别公母外生殖器的差异,利用其伴性遗传某些 性状,如上述两例,很容易分辨雏鸡公母,将其公母分开饲养或母的作产蛋 用,公的作肉用。 第四节 遗传疾病 有的遗传基因可 使个体出现生理缺陷或疾病甚至 导致生物个体在胚胎或生后期的某 一时间死亡。这叫遗传疾病。这些基因叫有害基因。 一、遗传疾病的种类 根据遗传疾病对动物体的损害程度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致死基因 染色体上有这类基因,可使个体在胚胎期或生后某一时期死亡,其死亡率可高达 100%。 如猪的锁肛,即猪无肛门,公猪生后 2--3 天死亡。 (二)半致死基因 这类基因可使个体在繁殖年龄前死亡一半以上。如猪的血友病,血液不凝固,病情随年 龄的增长而加剧,常因流血不止而死亡。 (三)非致死基因 这类基因虽不引起个体死亡,但个体出现某些生理缺陷或畸形,生活力降低。如人的色
盲、隐睾、阴囊疝 二、遗传疾病的遗传规律 (一)有害基因存在于某染色体上,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均有存在的可能,大多数为隐 性,也有显性,必须在纯合时才充分表现其作用 (二)有害隐性基因在群体中一般频率很低,只有在近亲繁殖的情况下出现的概率较高 (三)显性致死基因纯合体不存活,因此不能遗传给后代; (四)隐性致死基因纯合时,主要影响个体生理生化过程而导致异常和死亡: (五〕存在于性染色体是的致死基因称为伴性致死基因,不论其显性还是隐性,它能使 性染色体异(XY、XO、ZW)的个体死亡。 三、遗传疾病实例 遗传疾病有近1000种,上述列举遗传疾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许多的遗传疾 病,如人的胎儿溶血症、半乳糖血症、色盲、血友病、先天性痴呆症、糖尿病、精神分 裂症、汉氏舞蹈并病、静脉曲张、侏儒、白化、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沿海型贫血症、癌 症等 大量的材料报道,由于有害基因的存在,某些性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然而这些缺 陷的认识,仅是对得病动物进行观察而得出的结论,如家畜中有些致死毛色,在卡拉库 尔羊群中有一种灰色致死遗传性疾病。此病为多基因效应,遗传方式也不完全显性基因 的作用。纯合基因的个体为灰色,并在出生后4--9月龄时死亡,只有极少数能成活并 可以生殖。纯合基因的个体表现为舌头的白色,下颚白色,面部浅灰色,耳上有白色斑 点,腹部大,体弱不能站立,与正常羔羊比较,病羊的肝、心、肾、脾等都比正常羊小 但第一胃比正常羊大两倍多。根据目前所发现的遗传缺陷表现,我们列举一些实例。 1、牛的遗传缺陷:软骨发育不全一,有三种表现,一种是犊牛出现短脊椎,鼠蹊疝 前额圆而突出,额裂、腿很短。这种犊牛,约有1/4在怀孕6--8个月,因母体羊水过 多,胎儿死亡后流产。娟姗牛、海福特牛、英国荷兰牛已有发现。这种犊牛出生,但由 于呼吸障碍死亡。另一种是轴骨和附骨骼均受影响,头部畸形,短而宽,腿稍短,犊牛 死胎或生下不久后死亡 下颚不全一下颚比上额短,今见于公犊,可能是伴性遗传。 大脑疝—见于荷兰牛、海福特牛,前额骨骼化不足,头盖骨敞开,脑组织突出,得病犊 牛生后不久死亡。 先天性痉挛一得病犊牛头部和颈部表现出连续的间歇性痉挛运动,通常是上下运动。 曲肢—后肢严重畸形,飞节紧靠体躯,几乎不能向前弯曲。 癫痫—-表现低头,嚼舌,口吐白沐,最后昏厥,病期出现无常 裂唇一短角牛有报道,犊牛单裂唇,其旁缺少牙床,但有硬颚,吃奶困难。 无毛一多个品种都有报道,表现为部分缺毛到完全缺毛。 犊牛表皮缺损一膝关节处于四蹄上部缺乏正常表皮,个别严重者,前肢在膝关节以下, 后肢在飞节以下均无表皮,甚者可使蹄壳脱落,有时在鼻镜,额部,耳后也缺乏表皮。 荷兰牛、娟姗牛、爱尔夏等品种和我国四川省也有报道 乳牛多乳头一多乳头形状似正常乳头,少数偏形,大小差异较大 此外牛的侏儒牛,短腿牛,先天性白内障、脑积水,卵巢发育不全,肌肉挛缩,多趾, 短脊椎等等都见报道。 2、猪的遗传缺陷:肛门闭锁一先天性公、母仔猪没有肛门,公猪3-4天内死亡,母猪 若从结肠开口,使粪便通过阴户排出,有时便会成活并繁殖 血友病一血液不凝固,病状随年龄增长加剧,有些公猪晚期去势,流血不止而死亡。 瘫病一仅能用前肢爬行,几天内死亡。 脐疝与阴囊疝一常见的猪的遗传缺陷 隐睾-一个或两个睾丸都没有下到阴囊中
盲、隐睾、阴囊疝。 二、遗传疾病的遗传规律 (一)有害基因存在于某染色体上,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均有存在的可能,大多数为隐 性,也有显性,必须在纯合时才充分表现其作用; (二)有害隐性基因在群体中一般频率很低,只有在近亲繁殖的情况下出现的概率较高; (三)显性致死基因纯合体不存活,因此不能遗传给后代; (四)隐性致死基因纯合时,主要影响个体生理生化过程而导致异常和死亡; (五)存在于性染色体是的致死基因称为伴性致死基因,不论其显性还是隐性,它能使 性染色体异(XY、XO、ZW)的个体死亡。 三、遗传疾病实例 遗传疾病有近 1000 种,上述列举遗传疾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许多的遗传疾 病,如人的胎儿溶血症、半乳糖血症、色盲、血友病、先天性痴呆症、糖尿病、精神分 裂症、汉氏舞蹈并病、静脉曲张、侏儒、白化、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沿海型贫血症、癌 症等。 大量的材料报道,由于有害基因的存在,某些性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然而这些缺 陷的认识,仅是对得病动物进行观察而得出的结论,如家畜中有些致死毛色,在卡拉库 尔羊群中有一种灰色致死遗传性疾病。此病为多基因效应,遗传方式也不完全显性基因 的作用。纯合基因的个体为灰色,并在出生后 4--9 月龄时死亡,只有极少数能成活并 可以生殖。纯合基因的个体表现为舌头的白色,下颚白色,面部浅灰色,耳上有白色斑 点,腹部大,体弱不能站立,与正常羔羊比较,病羊的肝、心、肾、脾等都比正常羊小, 但第一胃比正常羊大两倍多。根据目前所发现的遗传缺陷表现,我们列举一些实例。 1、牛的遗传缺陷:软骨发育不全一,有三种表现,一种是犊牛出现短脊椎,鼠蹊疝, 前额圆而突出,额裂、腿很短。这种犊牛,约有 1/4 在怀孕 6--8 个月,因母体羊水过 多,胎儿死亡后流产。娟姗牛、海福特牛、英国荷兰牛已有发现。这种犊牛出生,但由 于呼吸障碍死亡。另一种是轴骨和附骨骼均受影响,头部畸形,短而宽,腿稍短,犊牛 死胎或生下不久后死亡。 下颚不全--下颚比上额短,今见于公犊,可能是伴性遗传。 大脑疝--见于荷兰牛、海福特牛,前额骨骼化不足,头盖骨敞开,脑组织突出,得病犊 牛生后不久死亡。 先天性痉挛--得病犊牛头部和颈部表现出连续的间歇性痉挛运动,通常是上下运动。 曲肢--后肢严重畸形,飞节紧靠体躯,几乎不能向前弯曲。 癫痫--表现低头,嚼舌,口吐白沐,最后昏厥,病期出现无常。 裂唇--短角牛有报道,犊牛单裂唇,其旁缺少牙床,但有硬颚,吃奶困难。 无毛--多个品种都有报道,表现为部分缺毛到完全缺毛。 犊牛表皮缺损--膝关节处于四蹄上部缺乏正常表皮,个别严重者,前肢在膝关节以下, 后肢在飞节以下均无表皮,甚者可使蹄壳脱落,有时在鼻镜,额部,耳后也缺乏表皮。 荷兰牛、娟姗牛、爱尔夏等品种和我国四川省也有报道。 乳牛多乳头--多乳头形状似正常乳头,少数偏形,大小差异较大。 此外牛的侏儒牛,短腿牛,先天性白内障、脑积水,卵巢发育不全,肌肉挛缩,多趾, 短脊椎等等都见报道。 2、猪的遗传缺陷:肛门闭锁--先天性公、母仔猪没有肛门,公猪 3--4 天内死亡,母猪 若从结肠开口,使粪便通过阴户排出,有时便会成活并繁殖。 血友病--血液不凝固,病状随年龄增长加剧,有些公猪晚期去势,流血不止而死亡。 瘫病--仅能用前肢爬行,几天内死亡。 脐疝与阴囊疝--常见的猪的遗传缺陷。 隐睾--一个或两个睾丸都没有下到阴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