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主要使用对象是船舶、航空、警车等专 用无线电通信及军事通信 主要使用短波频段。该糸统工作频率为 2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 其代表是美国底特津市警察使用的车载 92无线电糸统。 20212/22
2021/2/22 6 主要使用对象是船舶、航空、警车等专 用无线电通信及军事通信。 主要使用短波频段。该系统工作频率为 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 其代表是美国底特津市警察使用的车载 无线电系统。 第一阶段 (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第二阶段 在此期间,移动通信业务向民用方向发展,即 形成了公用汽车电话网 所使用的频率开始向更高的频段发展。主要使 用甚高频(VHF)150MHz和特高频(UHF)45 0 MHz频段,东欧的一些国家采用330MHz频段, 信道间隔为50120KH,通信方式为单工 接续方式仍为人工操作,而且网络结构大都属 于二级结构, 网络体制采用大区制,可用的信道数很少,因 2而网的容量也较小。 20212/22
2021/2/22 7 第二阶段 在此期间,移动通信业务向民用方向发展,即 形成了公用汽车电话网。 所使用的频率开始向更高的频段发展。主要使 用甚高频(VHF)150 MHz和特高频(UHF)450 MHz频段,东欧的一些国家采用330 MHz频段, 信道间隔为50~120KHz,通信方式为单工。 接续方式仍为人工操作,而且网络结构大都属 于二级结构, 网络体制采用大区制,可用的信道数很少,因 而网的容量也较小
第三阶段 推出了自动交换式的三级结构网,工 作频率为150MHz和450Mz,信道间隔已 缩小到20~30KHz,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 的结构方式,信道数目大大增加,实现了 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 电话网。 y2其代表是美国推出的改进型移动电话 系统(IMTS),同时在这一时期德国也推 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可以说,这 y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 20212/22
2021/2/22 8 第三阶段 推出了自动交换式的三级结构网,工 作频率为150 MHz和450 MHz,信道间隔已 缩小到20~30KHz,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 的结构方式,信道数目大大增加,实现了 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 电话网。 其代表是美国推出的改进型移动电话 系统(IMTS),同时在这一时期德国也推 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可以说,这 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
第四阶段 各工业化国家相继开发岀模拟蜂窝式公 用移动通信网,形成了几种典型的模拟蜂窝 移动电话系统 有北美的AMS,日本的大容量移动电话 系统 HCMTS,北欧的移动电话系统MMT450和 NM90,英国的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前西 0德的C450系统以及法国的 Radio comma2000 统 分别采用400MHz,450MHz,800MHz 0和900MHz频段,信道间隔为12.5-30KHz。 20212/22
2021/2/22 9 第四阶段 各工业化国家相继开发出模拟蜂窝式公 用移动通信网,形成了几种典型的模拟蜂窝 移动电话系统。 有北美的AMPS,日本的大容量移动电话 系统HCMTS,北欧的移动电话系统NMT450和 NMT900,英国的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前西 德的C450系统以及法国的Radio Comm2000系 统。 分别采用400 MHz,450 MHz,800 MHz 和900 MHz频段,信道间隔为12.5—30KHz
第五阶段 到80年代中期,欧、美、日等国都着手开发 数字蜂窝系统,其中以GSM系统为代表。它不但 能克服模拟网的一些弱点,还能提供话音、数字 多种业务服务,并与综合业务数字网(SDN)相 兼容 与GSM系统几乎同时诞生的一项移动通信新成果 2,即美国的CDMA码分多址方式,与GSM相比具有许 02多优点,如每个信道所容纳的用户数比GSM多,大 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抗干扰能力也增强了, 对设备指标的要求相对要低,降低了设备的难度 和成本,采用软切换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话音传输 质量等,优势较大 202122
2021/2/22 10 第五阶段 到80年代中期,欧、美、日等国都着手开发 数字蜂窝系统,其中以GSM系统为代表。它不但 能克服模拟网的一些弱点,还能提供话音、数字 多种业务服务,并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相 兼容。 与GSM系统几乎同时诞生的一项移动通信新成果 ,即美国的CDMA码分多址方式,与GSM相比具有许 多优点,如每个信道所容纳的用户数比GSM多,大 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抗干扰能力也增强了, 对设备指标的要求相对要低,降低了设备的难度 和成本,采用软切换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话音传输 质量等,优势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