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克服这个缺点,1891年日本的屋井先藏发明了一种干电池,这种屋井式干电池与1878年 法国的拉古兰久发明的拉古兰欠电池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屋井先藏把拉古兰欠电池的氯化 扶液体换成了糊状的氯化接,并严加密封。 干电池的发明是很有影响的,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屋井先藏对于干电池进行了坚持不懈 的研究,1926年他改用碳棒作干电池的阳极,进而完善了干电池的发明 3)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1791年9月22日出生在英国一个铁 匠的贫困家庭,只上过两年小学,十二三岁曾以送报获得微薄收入贴补家庭,14岁在一家书 店当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求知欲望十分强烈,在7年的学徒期间,利用订书的空闲时间,如 饥似渴、废寝忘食地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的书籍。后来,他毛遂自荐,在22岁时当了大化学 家戴维的实验助手。从此直到退休,法拉第终生都在英国皇家研究院工作。他勤奋好学,工 作努力,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1831年,法拉第经过7年反复试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为制造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他又制造了一台利用磁力产生电流的机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 能,从此,打开电能宝库的大门。 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学教授。1846年荣获伦福德奖章和皇家勋章。1867年8月25 日逝世。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 发电机的发明和改进: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这一在人类社会发 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原理是说:“当磁场的磁力线发生变化时,在其周围的导线中就会感 应产生电流。”法拉第曾煞费苦心,通过研究和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这一影响巨大的科学原 理,而且他确信,利用此原理肯定能制造出可以实际发电的发电机 就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的第二年,受法拉第发现的启示,法国人皮克希应用电磁感应 原理制成了最初的发电机。皮克希的发电机是在靠近可以旋转的U形磁铁(通过手轮和齿轮 使其旋转)的地方,用两根铁芯绕上导线线圈,使其分别对准磁铁的N极和S极,并将线圈 导线引出。这样,摇动手轮使磁铁旋转时,由于磁力线发生了变化,结果在线圈导线中就产 生了电流。为了使电流方向保持不变,皮克希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磁铁的旋转轴上加 装两片相互隔开成圆筒状的金属片,由线圈引出的两条线头,经弹簧片分别与两个金属片相 接触。另外,再用两根导线与两个金属片接触,以引出电流。这个装置,就叫做整流子,在 后来的发电机上仍得到应用 皮克希发明的这种发电机在世界上是首创,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需要对它进行改进的地方, 一是转动磁铁不如转动线圈更为方便灵活;二是通过整流子可以得到定向的电流,但是电流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1891 年日本的屋井先藏发明了一种干电池,这种屋井式干电池与 1878 年 法国的拉古兰久发明的拉古兰欠电池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屋井先藏把拉古兰欠电池的氯化 扶液体换成了糊状的氯化接,并严加密封。 干电池的发明是很有影响的,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屋井先藏对于干电池进行了坚持不懈 的研究,1926 年他改用碳棒作干电池的阳极,进而完善了干电池的发明。 (3)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1791 年 9 月 22 日出生在英国一个铁 匠的贫困家庭,只上过两年小学,十二三岁曾以送报获得微薄收入贴补家庭,14 岁在一家书 店当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求知欲望十分强烈,在 7 年的学徒期间,利用订书的空闲时间,如 饥似渴、废寝忘食地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的书籍。后来,他毛遂自荐,在 22 岁时当了大化学 家戴维的实验助手。从此直到退休,法拉第终生都在英国皇家研究院工作。他勤奋好学,工 作努力,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1831 年,法拉第经过 7 年反复试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为制造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他又制造了一台利用磁力产生电流的机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 能,从此,打开电能宝库的大门。 1833----1862 任皇家研究所化学教授。1846 年荣获伦福德奖章和皇家勋章。1867 年 8 月 25 日逝世。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 发电机的发明和改进: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 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这一在人类社会发 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原理是说:“当磁场的磁力线发生变化时,在其周围的导线中就会感 应产生电流。”法拉第曾煞费苦心,通过研究和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这一影响巨大的科学原 理,而且他确信,利用此原理肯定能制造出可以实际发电的发电机。 就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的第二年,受法拉第发现的启示,法国人皮克希应用电磁感应 原理制成了最初的发电机。皮克希的发电机是在靠近可以旋转的 U 形磁铁(通过手轮和齿轮 使其旋转)的地方,用两根铁芯绕上导线线圈,使其分别对准磁铁的 N 极和 S 极,并将线圈 导线引出。这样,摇动手轮使磁铁旋转时,由于磁力线发生了变化,结果在线圈导线中就产 生了电流。为了使电流方向保持不变,皮克希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磁铁的旋转轴上加 装两片相互隔开成圆筒状的金属片,由线圈引出的两条线头,经弹簧片分别与两个金属片相 接触。另外,再用两根导线与两个金属片接触,以引出电流。这个装置,就叫做整流子,在 后来的发电机上仍得到应用。 皮克希发明的这种发电机在世界上是首创,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需要对它进行改进的地方, 一是转动磁铁不如转动线圈更为方便灵活;二是通过整流子可以得到定向的电流,但是电流
强弱还是不断变化的。为改变这种情况,人们采用增加一些磁铁和线圈数量,并稍微错开地 将变化的电流一起引出的办法,使输出电流的强度变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从皮克希发明发电机后的30多年间,虽然有所改进,并出现了一些新发明,但成果不大,始 终未能研制出能输出像电池那样大的电流,而且可供实用的发电机 1867年,德国发明家韦纳·冯·西门子对发电机提出了重大改进。他认为,在发电机上不用 磁铁(即永久磁铁),而用电磁铁,这样可使磁力増强,产生强大的电流。西门子用电磁铁代 替永久磁铁发电的原理是,电磁铁的铁芯在不通电流时,也还残存有微弱的磁性。当转动线 圈时,利用这一微弱的剩磁发出电流,再反回给电磁铁,促使其磁力增强,于是电磁铁也能 产生出强磁性 西门子的新型发电机问世后不久,意大利物理学家帕其努悌于1865年发明了环状发电机电 枢。这种电枢是以在铁环上绕线圈代替在铁芯棒上绕制的线圈,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的效率。 到了1869年,比利时学者古拉姆在法国巴黎研究电学时,根据帕其努悌的设计方案,兼采纳 了西门子的电磁铁式发电机原理进行研制,于1870年制成了性能优良的发电机。古拉姆发电 机的性能好,所以销路很广,他不仅发了财,而且被人们誉为“发电机之父”。 有些人看到古拉姆发明发电机获得成功,也想对发电机进行改进从而制造出更先进的发电机。 在这些人中,就有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电机的工程师阿特涅。他发明了古拉姆发电机不 同的线圈绕线方式,制成了性能良好的发电机。西门子公司由于阿特涅的这项发明而益发驰 名。于是,德国以西门子公司为核心,大力研制各种发电机,从而使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的 发展 电动机的发明和改进:182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证明可以把电力转变为旋转运动。最先 制成电动机的人,据说是德国的雅可比。他于1834年前后成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两个U型 电磁铁中间,装一六臂轮,每臂带两根棒型磁铁。通电后,棒型磁铁与U型磁铁之间产生相 互吸引和排斥作用,带动轮轴转动。后来,雅可比做了一具大型的装置。安在小艇上,用320 个丹尼尔电池供电,1838年小艇在易北河上首次航行,时速只有2.2公里,与此同时,美国 的达文波特也成功地制出了驱动印刷机的电动机,印刷过美国电学期刑《电磁和机械情报》。 但这两种电动机都没有多大商业价值,用电池作电源,成本太大、不实用。 直到第一台实用直流发动机问世,电动机才行了广泛应用。1870年比利时工程师格拉姆发明 了直流发电机,在设计上,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很相似。后来,格拉姆证明向直流发动机输 入电流,其转子会象电动机一样旋转。于是,这种格拉姆型电动机大量制造出来。效率也不 断提高。与此同时,德国的西门子接制造更好的发电机,并着手研究由电动机驱动的车辆, 于是西门子公司制成了世界电车。1879年,在柏林工业展览会上,西门子公司不冒烟的电车 赢得观众的一片喝彩。西门子电机车当时只有3马力,后来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试验的电机 车已达12-15马力。但当时的电动机全是直流电机,只限于驱动电车 1888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国发明家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 又称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结构简单,使用交流电,无需整流,无火花,因此被广泛应用 于工业的家庭电器中,交流电动机通常用三相交流供电
强弱还是不断变化的。为改变这种情况,人们采用增加一些磁铁和线圈数量,并稍微错开地 将变化的电流一起引出的办法,使输出电流的强度变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从皮克希发明发电机后的 30 多年间,虽然有所改进,并出现了一些新发明,但成果不大,始 终未能研制出能输出像电池那样大的电流,而且可供实用的发电机。 1867 年,德国发明家韦纳·冯·西门子对发电机提出了重大改进。他认为,在发电机上不用 磁铁(即永久磁铁),而用电磁铁,这样可使磁力增强,产生强大的电流。西门子用电磁铁代 替永久磁铁发电的原理是,电磁铁的铁芯在不通电流时,也还残存有微弱的磁性。当转动线 圈时,利用这一微弱的剩磁发出电流,再反回给电磁铁,促使其磁力增强,于是电磁铁也能 产生出强磁性。 西门子的新型发电机问世后不久,意大利物理学家帕其努悌于 1865 年发明了环状发电机电 枢。这种电枢是以在铁环上绕线圈代替在铁芯棒上绕制的线圈,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的效率。 到了 1869 年,比利时学者古拉姆在法国巴黎研究电学时,根据帕其努悌的设计方案,兼采纳 了西门子的电磁铁式发电机原理进行研制,于 1870 年制成了性能优良的发电机。古拉姆发电 机的性能好,所以销路很广,他不仅发了财,而且被人们誉为“发电机之父”。 有些人看到古拉姆发明发电机获得成功,也想对发电机进行改进从而制造出更先进的发电机。 在这些人中,就有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电机的工程师阿特涅。他发明了古拉姆发电机不 同的线圈绕线方式,制成了性能良好的发电机。西门子公司由于阿特涅的这项发明而益发驰 名。于是,德国以西门子公司为核心,大力研制各种发电机,从而使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的 发展。 电动机的发明和改进:182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证明可以把电力转变为旋转运动。最先 制成电动机的人,据说是德国的雅可比。他于 1834 年前后成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两个 U 型 电磁铁中间,装一六臂轮,每臂带两根棒型磁铁。通电后,棒型磁铁与 U 型磁铁之间产生相 互吸引和排斥作用 ,带动轮轴转动。后来,雅可比做了一具大型的装置。安在小艇上,用 320 个丹尼尔电池供电,1838 年小艇在易北河上首次航行,时速只有 2.2 公里,与此同时,美国 的达文波特也成功地制出了驱动印刷机的电动机,印刷过美国电学期刑《电磁和机械情报》。 但这两种电动机都没有多大商业价值,用电池作电源,成本太大、不实用。 直到第一台实用直流发动机问世 ,电动机才行了广泛应用。1870 年比利时工程师格拉姆发明 了直流发电机,在设计上,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很相似。后来,格拉姆证明向直流发动机输 入电流,其转子会象电动机一样旋转。于是,这种格拉姆型电动机大量制造出来。效率也不 断提高。与此同时,德国的西门子接制造更好的发电机,并着手研究由电动机驱动的车辆, 于是西门子公司制成了世界电车。1879 年,在柏林工业展览会上,西门子公司不冒烟的电车 赢得观众的一片喝彩。西门子电机车当时只有 3 马力,后来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试验的电机 车已达 12—15 马力。但当时的电动机全是直流电机,只限于驱动电车。 1888 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国发明家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 又称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结构简单,使用交流电,无需整流,无火花,因此被广泛应用 于工业的家庭电器中,交流电动机通常用三相交流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