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李贽的离经叛道◇◇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强调个性发展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 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也 ●●●●●● 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 ●● 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 非为是非,故末尝有是排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 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 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 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 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 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强调个性发展 ◇◇李贽的离经叛道◇◇
4◆◇◇李贽的离经叛道◇◇ 丕完团平的机成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二非也。虽其言之出 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 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 ★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 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 失身” , “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 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 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书》 ★ 否定孔子的权威 ★ 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 ◇◇李贽的离经叛道◇◇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二非也。虽其言之出 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 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
4◆◇◇李贽的离经叛道◇◇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何心隐论》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认为穿衣吃饭便是 人伦物理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 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 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 相同者也。 o 一《焚书·答邓石阳》「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 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 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 相同者也。 ——《焚书·答邓石阳》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何心隐论》 ★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认为穿衣吃饭便是 人伦物理 ◇◇李贽的离经叛道◇◇
“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 人者,莫甚于李贽“。 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八 个人的思想如果与当时社会的普遍意识 离得太远,即便是正确的,也不会被更多的人 接受。 一任世江《编余杂俎》
“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 人者,莫甚于李贽“。 ——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八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与当时社会的普遍意识 离得太远,即便是正确的,也不会被更多的人 接受。 ——任世江《编余杂俎》
4◇◇李贽的离经叛道◇◇ 思想观点: (1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 家的虚伪; (2)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和个性的发展。 对李贽的思想的评价: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 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思想观点: ⑴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 家的虚伪; ⑵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和个性的发展。 对李贽的思想的评价: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李贽的离经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