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管理 ●人工管理阶段(-50年代中期) 应用程序1应用程序2 应用程序n 背景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数据集1数据集2 数据集n 数据量小、结构简单,如高阶特点 方程、曲线拟和等 ●用户完全负责数据管理工作 ●外存为顺序存取设备 磁带、卡片、纸带,没有磁盘 数据的组织、存储结构、存 等直接存取设备。 取方法、输入输出等 没有操作系统及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完全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 用户用机器指令编码,通过纸 每个用户使用自己的数据, 带机输入程序和数据,程序运 用完撤走不保存,无共享 行完毕后,由用户取走纸带和数据与程序没有独立性 运算结果,再让下一用户操作。 程序中存取数据的子程序 随着存储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 人工管理阶段(---50年代中期)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应用程序n 数据集 1 数据集 2 数据集 n … 人工管理 ●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数据量小、结构简单,如高阶 方程、曲线拟和等。 ● 外存为顺序存取设备 磁带、卡片、纸带,没有磁盘 等直接存取设备。 ● 没有操作系统及数据管理软件 用户用机器指令编码,通过纸 带机输入程序和数据,程序运 行完毕后,由用户取走纸带和 运算结果,再让下一用户操作。 ● 用户完全负责数据管理工作 数据的组织、存储结构、存 取方法、输入输出等。 ● 数据完全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 每个用户使用自己的数据, 用完撤走不保存,无共享 ● 数据与程序没有独立性 程序中存取数据的子程序 随着存储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背 景 特 点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阶段(-60年代中期) 应用程序1 背景 应用程序2 ●计算机不但用于科学计算, 还用于管理 文件 外存有了磁盘、磁鼓等直 应用程序n 系统 数据集1 接存取设备 ●有了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 ∈数据集2→ 般称为文件系统。 数据集 特点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共享性差(一个文件对应一个程序。) 数据与程序有一定的独立性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由系统进行转换, 数据在存储上的改变不一定反映在程序上
● 文件系统阶段(---60年代中期) 文件 系统 … … 数据集1 数据集2 数据集 3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应用程序n 文件系统 ● 计算机不但用于科学计算, 还用于管理。 ● 外存有了磁盘、磁鼓等直 接存取设备。 ● 有了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 一般称为文件系统。 ●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 共享性差 (一个文件对应一个程序。) ● 数据与程序有一定的独立性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存储 结构由系统进行转换 , 数据在存储上的改变不一定反映在程序上。 背 景 特 点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期) 数据库系统阶段 背景 「应用程序1 ●计算机管理的数据量大,关系复杂, 应用程序2 共享性要求强(多种应用、 数据库 管理系统 不同语言共享数据) DBMS 数据库 ●外存有了大容量磁盘,光盘 应用程序n ●软件价格上升,硬件价格下降。 特点 数据有整体的结构性,面向全组织,面向现实世界 ●由DBMS统一存取,维护数据语义及结构 数据共享性好 数据与程序完全相互独立 ●高级数据库系统阶段(70年代中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阶段 ●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期) …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应用程序n 数 据 库 数据库 管理系统 DBMS ● 计算机管理的数据量大,关系复杂, 共享性要求强(多种应用、 不同语言共享数据) ● 外存有了大容量磁盘,光盘 ● 软件价格上升,硬件价格下降。 ● 数据有整体的结构性,面向全组织,面向现实世界 ● 由DBMS统一存取,维护数据语义及结构 ● 数据共享性好 ● 数据与程序完全相互独立 背 景 特 点 ● 高级数据库系统阶段(70年代中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123数据库技术基本概念 数据库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B: Data 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介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 (DBMS: Data base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 Management 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 System)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BS)通常是指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包括数据库、相应的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 (DBS: Data Base System) 程 序 数据库技术 用用 包 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 应应(口操(硬件)统 作系 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 使用的一门软件学科;是 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数据库系统软硬件层次关系
数据库技术基本概念 数据库 (DB:DataBase)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是介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 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 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 (DBS:DataBase System) 数据库系统(DBS)通常是指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包括数据库、相应的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 数据库技术 操 硬件 作 系 统 D B M S 应 用 软 件 应 用 程 序 包 数据库系统软硬件层次关系 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 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 使用的一门软件学科;是一 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1.2.3
13数据描述与概念模型 现实世界 131信息和数据 用户 概念化 数据处理中的数据描述,从事物特性到 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经历了三个领域: 信息世界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计算机 形式化 现实世界即客观世界,产生最原始的数据。 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反映并用文字或符号计算机世界 信息世界记载下来,是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抽象过程, 经选择、命名、分类等抽象工作后进入信息世界。 1)实体( entity):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东西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 具体的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 2)实体集( entity set):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 3)属性(arit):实体的某一方面的特征 4)属性域( 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含值的类型 5)码(key):唯一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 6)实体型( entity type):某一实体属性的集合
1)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东西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 具体的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 2) 实体集(entity set):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 3) 属性(attribute) : 实体的某一方面的特征 4) 属性域(domain): 属性的取值范围;含值的类型 5) 码(key) : 唯一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 6) 实体型(entity type): 某一实体属性的集合 信息世界 数据处理中的数据描述,从事物特性到 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经历了三个领域: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现实世界 即客观世界,产生最原始的数据。 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反映并用文字或符号 记载下来,是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抽象过程, 经选择、命名、分类等抽象工作后进入信息世界。 现实世界 信息世界 计算机世界 概念化 形式化 用户 计算机 1.3 数据描述与概念模型 1.3.1 信息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