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代理兑付证券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证券、银行)接受委托代理兑付到期的证券。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委托单位和证券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代理总付证券的丰要张务处理 (一)企业收到客户交来的证券时 应坊站付金领 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向委托单位交回已兑付证券时,借记“代理兑付证券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委托单位尚未拨付兑付资金而由企业垫付的,在收到客户交来的证券时,应按兑付金额, 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向委托单位交回己兑付的证券并收回垫付的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日,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 反映企业已兑付但尚未收到委托单位兑付资金的证券金额。 1321代理业务资产 、本科目核算企业代理业务形成的除以企业自身名义存放的货币资金以外的其他资产,如受 托理财业务进行的证券投资、受托贷款等。 企业(证券)的代理买卖证券、代理承销证券、代理兑付证券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受托代销的商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321受托代销商品”科目,并按照委托单位进行明细 核 本科目应当按照有无风险和委托单位、资产管理类别(如定向、集合和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贷款对象,分别“成本”、“己实现未结算损益”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代理业务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用其他代理业务资命购买证券等时,借记本科目(投资成本),贷记“存放中央银 行款项”、“结算备付金 收 将购买的证券卖出时,应按实际收到的 款”等科日 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结算备付金 客 “吸收存款”等科目,按卖出证券的成本,贷记本科目(成本),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 本科目(已实现未结算损益)。 定期或在委托合同到期与委托客户进行结算时,按合同约定比例计算其他代理业务资产收益, 并结转已实现未结算的损益,借记本科目(已实现未结算损益),按属于委托客户的收益,贷记“代 理业务负债”科目 按属于企业的收益 贷记“手续费收入”科目 代理业务资产发生亏损时,应按损失金额,借记“代理业务负债” 科目等,贷记本科目(已实现未结算损益) (二)收到委托人的贷款资金时,应按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吸收存款” 等科日,贷记“代理业务负债”科日 企业发放受托贷款时,应按发放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吸收存款”等科目 收回受托贷款时 应按收到的受托贷款本金,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按其差 额,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代理业务资产的价值。 1401材料采购 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 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商品的加工成本,通过“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企业购入的工程用材料,通过“工程物资”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买险的主要账名处理 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时 ,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 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一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 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 等科目。 16
16 1311 代理兑付证券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证券、银行)接受委托代理兑付到期的证券。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委托单位和证券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代理兑付证券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收到客户交来的证券时,应按兑付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向委托单位交回已兑付证券时,借记“代理兑付证券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委托单位尚未拨付兑付资金而由企业垫付的,在收到客户交来的证券时,应按兑付金额, 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向委托单位交回已兑付的证券并收回垫付的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兑付但尚未收到委托单位兑付资金的证券金额。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代理业务形成的除以企业自身名义存放的货币资金以外的其他资产,如受 托理财业务进行的证券投资、受托贷款等。 企业(证券)的代理买卖证券、代理承销证券、代理兑付证券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受托代销的商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321 受托代销商品”科目,并按照委托单位进行明细 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有无风险和委托单位、资产管理类别(如定向、集合和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贷款对象,分别“成本”、“已实现未结算损益”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代理业务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用其他代理业务资金购买证券等时,借记本科目(投资成本),贷记“存放中央银 行款项”、“结算备付金——客户”、“吸收存款”等科目。 将购买的证券卖出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 客户”、“吸收存款”等科目,按卖出证券的成本,贷记本科目(成本),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 本科目(已实现未结算损益)。 定期或在委托合同到期与委托客户进行结算时,按合同约定比例计算其他代理业务资产收益, 并结转已实现未结算的损益,借记本科目(已实现未结算损益),按属于委托客户的收益,贷记“代 理业务负债”科目,按属于企业的收益,贷记“手续费收入”科目。 代理业务资产发生亏损时,应按损失金额,借记“代理业务负债” 科目等,贷记本科目(已实现未结算损益)。 (二)收到委托人的贷款资金时,应按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吸收存款” 等科目,贷记“代理业务负债”科目。 企业发放受托贷款时,应按发放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吸收存款”等科目。 收回受托贷款时,应按收到的受托贷款本金,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按其差 额,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代理业务资产的价值。 1401 材料采购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 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商品的加工成本,通过“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企业购入的工程用材料,通过“工程物资”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采购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时,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 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 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 等科目
小规慎纳税人等不能抵扣增值税的,购入材料按应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应付账煮 “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 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 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 费用”科目。 (三)月末,企业应将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分别下列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包括本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 上月收料凭证),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包装物及低 值易耗品”等科目,按实际成本佛门本科目,将实际成本大于计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 异”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 分录 2.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 “包装物及 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一一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 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借记本科目和“应交税费一 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己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 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1402在途物资 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或商品)日常核算,货款己付尚未验 收入库的购入材料或商品的采购成本。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在途物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 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 “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 借记 可抵扣的 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 交增值希 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 目。 (三)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 讲价”等科目,贷记 本科目。 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本科目,进价与售价之 间的差额。 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 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己付款或己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 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 1403原材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 修理用备件 (备品备件〉 包装材 料 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表件等,应当设置备查薄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 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 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日,按实际成本贷记“生 产成本”等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17 小规模纳税人等不能抵扣增值税的,购入材料按应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 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 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 费用”科目。 (三)月末,企业应将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分别下列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包括本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 上月收料凭证),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包装物及低 值易耗品”等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本科目;将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 异”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包装物及 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 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借记本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 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1402 在途物资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或商品)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 收入库的购入材料或商品的采购成本。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在途物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 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 “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 目。 (三)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进价”等科目,贷记 本科目。 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本科目,进价与售价之 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 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 1403 原材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 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 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 产成本”等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 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三)以其他方式增加的材料,在材料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 不同方式下确定的材料的实际成本,贷记有关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 料成本差异”科目 (四)生产经营领用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销 售费用” “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原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基建工程等部门领用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等,借记“在建工 积”目按空际成水或计成水 贷记本科目,按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按照发出各种材料的计划成本,计算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 五)出售材料时,按收到或应收价款,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实现的 营业收入,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应交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 一应交增值税(销 项税额)”科目。 结转出售材料的实际成本时,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的期 1404材料成本差异 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 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 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 木科目应 分别 原材料 物及低值易耗品 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 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 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 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 大的 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事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 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 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四、材料成本差异的主要账务处理 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 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 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 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 “其他业务支出”等料目,贷记本料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 反的会计分录
18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 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三)以其他方式增加的材料,在材料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 不同方式下确定的材料的实际成本,贷记有关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 料成本差异”科目。 (四)生产经营领用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 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原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基建工程等部门领用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等,借记“在建工 程”等科目,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贷记本科目,按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按照发出各种材料的计划成本,计算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五)出售材料时,按收到或应收价款,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实现的 营业收入,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应交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项税额)”科目。 结转出售材料的实际成本时,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还应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 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 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 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 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 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 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四、材料成本差异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 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 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 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 反的会计分录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 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 计划成本的差异。 1406库存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 产成品、外购商品 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 同企业的产成品,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房地产开发)的开发产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406开发产品”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农业)收获的农产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406农产品”科目进行核算。 已经完成销售手续并确认销售收入 但购买单位在月未未提取的 商品,应当作为代管商品,单独设置“代管商品”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进行明细核算。 三、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销售,平时只记数量 不记金额,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按其实际成本,借 记本科目, 产成本 农业生 成 产成品种类较多的,也可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以单独 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核算(计划成本的确定以及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参照“材料成本差异”科 目)。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销售,平时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按产成品的计划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其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成本与计划 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本科目 成 差异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成品日常核算的,发出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 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产成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 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 记“产品成本差异”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做相反的 会计分录 )购入商品采用进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 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购入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商品进价 贷记“银行存款 在途物资” 等科目, 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进价,贷记“委托 加工物资”科目,商品进价与售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采用进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 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商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 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 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产品,应于竣工验收时,按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生产 成本”科目 月末,企业应结转对外转让、销售和结算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贷记本科目。 企业应将开发的营业性配套设施用于本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用房,应视同自用固定资产进行 处理,并将营业性配套设施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配套设施)。 19
19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 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 计划成本的差异。 1406 库存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 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 同企业的产成品,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房地产开发)的开发产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406 开发产品”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农业)收获的农产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406 农产品”科目进行核算。 已经完成销售手续并确认销售收入,但购买单位在月末未提取的 商品,应当作为代管商品,单独设置“代管商品”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进行明细核算。 三、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销售,平时只记数量 不记金额,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企业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 记本科目,贷记“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产成品种类较多的,也可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以单独 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核算(计划成本的确定以及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参照“材料成本差异”科 目)。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销售,平时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按产成品的计划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其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成本与计划 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本科目(成本差异)。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成品日常核算的,发出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 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产成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 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 记“产品成本差异”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 会计分录。 (二)购入商品采用进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 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购入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商品进价, 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进价,贷记“委托 加工物资”科目,商品进价与售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采用进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 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商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 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产品,应于竣工验收时,按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生产 成本”科目。 月末,企业应结转对外转让、销售和结算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贷记本科目。 企业应将开发的营业性配套设施用于本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用房,应视同自用固定资产进行 处理,并将营业性配套设施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配套设施)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1407发出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商品销售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己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 成本(或售价)了 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也在本科目核算,企业也可以将本科目改为“1408委托代销商 品”科目,并按照受托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购货单位及商品类别和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发出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对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 或售价) 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发出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借记“产品成本差 异”或“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 反的会计分录 (二)发出商品如发生退回,应按退回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借 记“库存商品”科目 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商品销售中,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 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1409商品进销差价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 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本科目应 按照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 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 目,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二)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 ,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 目月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月末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X100%本月销售 离品应分摊的商品讲销苏价=本月“主营业各收入”科日伊方余师×商品讲销茅价率上述所称“主营 业务收入” 是指采用售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委托加工商品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 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 差价。 企业无论采用当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还是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推商品进销差价,均应在年 度终了,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四、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1411委托加工物资 ·、本科目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二、本科目应按加工合同、受托加工单位以及加工物资的品种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委托加T物资的士要账处理 (一)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按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科日:按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 “产品成本差异” 或“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0
20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1407 发出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商品销售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 成本(或售价)。 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也在本科目核算,企业也可以将本科目改为“1408 委托代销商 品”科目,并按照受托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购货单位及商品类别和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发出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对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 (或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发出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借记“产品成本差 异”或“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 反的会计分录 (二)发出商品如发生退回,应按退回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借 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商品销售中,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 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1409 商品进销差价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 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 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 “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 目,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二)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 目月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月末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本月销售 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商品进销差价率上述所称“主营 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委托加工商品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 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 差价。 企业无论采用当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还是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均应在年 度终了,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四、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1411 委托加工物资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二、本科目应按加工合同、受托加工单位以及加工物资的品种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委托加工物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按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科目;按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 “产品成本差异” 或“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