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在施工某个特定阶段形成整体约束的结构系统时的温 度,也称合拢温度。 2.2 符 号 2.2.1荷载代表值及荷载组合 Ad 偶然荷载的标准值; C- 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Gk一永久荷载的标准值: Qk一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R:—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S —偶然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c*一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ok- 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d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Yo —结构重要性系数; Yc一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Y。一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7v —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中一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4一一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 4 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2.2.2 雪荷载及风荷载 aD. 高层建筑x高度顺风向风振加速度(m/s); 高层建筑x高度横风向风振加速度(m/s2); B一一结构迎风面宽度; B,— 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 C—横风向风力系数; Cr—一风致扭矩系数; Cm-一横风向风力的角沿修正系数; Cm一一横风向风力功率谱的角沿修正系数: 5
结构在施工某个特定阶段形成整体约束的结构系统时的温 度,也称合拢温度。 2.2 符号 2.2.1 荷载代表值及荷载组合 Ad 一一偶然荷载的标准值; 一一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 永久荷载的标准值;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Rd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SAd 偶然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Gk 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Qk→一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d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比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 比一一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比一一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仇一一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一一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 比一一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2.2.2 雪荷载及风荷载 aD.z 一一高层建筑 高度顺风向风振加速度 Cm/s ; aL.z 高层建筑 高度横风向风振加速度 Cm/s ; 一一-结构迎风面宽度; Bz 一一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 C'L 一一横风向风力系数; C' 一一风致扭矩系数; 一-横风向风力的角沿修正系数; "",一一横风向风力功率谱的角沿修正系数 5 www.weboos.com
D一结构平面进深(顺风向尺寸)或直径; f 结构第1阶自振频率; fn 结构第1阶扭转自振频率; 月 一一折算频率; 分 —扭转折算频率; Fk— 顺风向单位高度风力标准值; Fu 一一一横风向单位高度风力标准值; T —一单位高度风致扭矩标准值; g— 重力加速度,或峰值因子; H一结构或山峰顶部高度; 1。一10m高度处风的名义湍流强度; K一横风向振型修正系数; KT 扭转振型修正系数; R —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 R—横风向风振共振因子; RT 扭转风振共振因子; Re- 雷诺数; S 一 斯脱罗哈数; S 雪荷载标准值; S。- 基本雪压; T1一结构第1阶自振周期: T一结构横风向第1阶自振周期; Tn — 结构扭转第1阶自振周期; 6—基本风压: %-— 风荷载标准值; 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标准值: 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标准值: a 坡度角,或风速剖面指数; A— 高度之处的风振系数; B—阵风系数; 6
6 一一结构平面进深(顺风向尺寸)或直径; 11 一一结构第 阶自振频率; Tl一一结构第 阶扭转自振频率; 一一折算频率; lñ 一一扭转折算频率; FIY.< 顺风向单位高度风力标准值 Lk 一一横风向单位高度风力标准值; Tη 一一单位高度风致扭矩标准值 g 重力加速度,或峰值因子; H 结构或山峰顶部高度; 110 -10m 高度处风的名义捕流强度; 一一横风向振型修正系数; KT 扭转振型修正系数; 一一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 一一横风向风振共振因子; RT 一一扭转风振共振因子; Re 雷诺数; 斯脱罗晗数; 一一一雪荷载标准值; 50 基本雪压; T1 结构第 阶自振周期; 一一结构横风向第 阶自振周期; TTl 结构扭转第 阶自振周期; Wo 基本风压; wk 一一风荷载标准值; WLk 一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标准值 WTk 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标准值; α 坡度角,或风速剖面指数; A 高度 处的风振系数; 也一一阵风系数; www.weboos.com
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 H一结构顶部风速; 4,一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4—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4,一风荷载体型系数; 4l一一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 刀一一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 %一顺风向风振加速度的脉动系数: P—空气密度,或积雪密度; Ax、A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脉动风荷载相关系数: P 结构振型系数; 5一结构阻尼比; 5。一一横风向气动阻尼比。 2.2.3温度作用 Tmx、Tin— 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 Ts,max、T6min 结构最高平均温度,结构最低平均温度; To,max、To.min 一结构最高初始温度,结构最低初始温度; △Tk一 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 aT—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2.2.4偶然荷载 Av一通口板面积(m): Kk一一计算爆炸等效均布静力荷载的动力系数; m一汽车或直升机的质量; Pk一撞击荷载标准值; 中。一爆炸均布动荷载最大压力; py一一通口板的核定破坏压力; q:一爆炸等效均布静力荷载标准值; t—一撞击时间: v一汽车速度(m/s); V一一爆炸空间的体积。 7
Vcr 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 VH 一一结构顶部风速 冉一一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一一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一一风荷载体型系数; f-lsl 一一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 平一一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 弘一一顺风向风振加速度的脉动系数; 一一空气密度,或积雪密度; px 、向 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脉动风荷载相关系数; 弘一一结构振型系数; 一一结构阻尼比; 一一横风向气动阻尼比。 2.2.3 温度作用 max min 一一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 孔,阳、 …一一结构最高平均温度,结构最低平均温度; max min 一一结构最高初始温度,结构最低初始温度; t:. 一一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 αT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2.2.4 偶然荷载 Av 一一通口板面积 Cm ; Kιdc 一一计算爆炸等效均布静力荷载的动力系数; 一一 ←一撞击荷载标准值; 弘一一爆炸均布动荷载最大压力; 如一一通口板的核定破坏压力; q"" 一一爆炸等效均布静力荷载标准值; 一一撞击时间; 一一汽车速度 Cm/s) ; 一一爆炸空间的体积。 7 www.weboos.com
3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 3.1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3.1.1建筑结构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 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 3偶然荷载,包括爆炸力、撞击力等。 3.1.2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对不同荷载采用不同的 代表值: 1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2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 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3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3.1.4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 3.1.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 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规定的荷载组合采用荷载的组合值或标 准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的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的标 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 的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 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的频遇 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可变荷载准永久值, 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8
3 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 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3.1.1 建筑结构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 1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 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 3 偶然荷载,包括爆炸力、撞击力等。 3. 1. 2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接下列规定对不同荷载采用不同的 代表值: 1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2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 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3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 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 50 年设计基准期。 3. 1. 4 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 3. 1. 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 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规定的荷载组合采用荷载的组合值或标 准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的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的标 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 1. 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 的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 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的频遇 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可变荷载准永久值, 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8 www.weboos.com
3.2荷载组合 3.2.1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 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 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 3.2.2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 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 设计: oSa≤Ra (3.2.2) 式中:。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 规定采用; S。—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一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 规范的规定确定。 3.2.3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应从下列荷载组合值中 取用最不利的效应设计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Sa= 月%sg+%%+会a%中,5 (3.2.3-1) 式中:Y6一第j个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3.2.4 条采用; Y%一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为主导可变 荷载Q1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3.2.4条 采用; Y一第i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其中Y为主导可变荷载Q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 调整系数; Sck一按第j个永久荷载标准值G计算的荷载效 9
3.2 荷载组合 3.2.1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 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 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 3.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 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 设计 YoSd Rd (3. 2. 2) 式中 :ìí。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 规定采用; Sd 一一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d 一一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 规范的规定确定。 3.2.3 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马,应从下列荷载组合值中 取用最不利的效应设计值确定: 1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应接下式进行计算: Sd= ~γGjSGjk +γQjγ'4 S~k + ~ 10; 1~ tþ C;SO;k (3.2.3-1) 式申 :γ 一一第 个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 3.2.4 条采用; 一一第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 γQj 为主导可变 荷载 Ql 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 3.2.4 采用; 飞一一第 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其中飞为主导可变荷载 Ql 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 调整系数; 一一按第 个永久荷载标准值 Jk 计算的荷载效 9 www.weboo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