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 (epidemic process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连续传播的过程,包括病原体 从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 体而形成新的感染的整个过程。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 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4基本环节 >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 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 和受感染的动物。 第7版流行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私
第7版 流行病学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三节 流行过程 基本环节 ➢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 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连续传播的过程,包括病原体 从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 体而形成新的感染的整个过程。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 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 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 和受感染的动物
●病人 重要的传染源,病原体量大,具有利于病原体 排出的症状,如咳嗽、腹泻等。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communicable period) 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病程的分期 √潜伏期( incubation period)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 出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第7版流行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私
第7版 流行病学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病人 病程的分期 重要的传染源,病原体量大,具有利于病原体 排出的症状,如咳嗽、腹泻等。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communicable period)。 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 出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口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借此追踪传染源, 寻找传播途径。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般潜伏期短的疾病,常以暴发形式出现。 第7版流行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私
第7版 流行病学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借此追踪传染源, 寻找传播途径。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 般潜伏期短的疾病,常以暴发形式出现
√临床症状期( clinical stage 出现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 病原体数量多,临床症状又有利于病原 体排出和传播,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恢复期( convalescence 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开始产生免疫力 对大多数传染病来说,机体内的病原体 被清除,不再具有传染性。 第7版流行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私
第7版 流行病学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 出现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 病原体数量多,临床症状又有利于病原 体排出和传播,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恢复期(convalescence) 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开始产生免疫力, 对大多数传染病来说,机体内的病原体 被清除,不再具有传染性
●病原携带者( carrier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的人,是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的统称。 病原携带者类型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健康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携带者的类 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持续时间、携带者的职 业、生活行为、活动范围、环境卫生状况、生活条 件及卫生防疫措施等。 第7版流行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私
第7版 流行病学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病原携带者(carrier)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的人,是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的统称。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健康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类型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携带者的类 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 持续时间、 携带者的职 业、生活行为、活动范围、环境卫生状况、生活条 件及卫生防疫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