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1群落沿环境梯度的分布 C、D、E为三个群丛;A、B为比群丛更高一级的群丛属 其余为C、D、E内的群丛变型 群丛E 群丛D 群丛c 结点 结点 结点 C E A 群落交错区 群落交错区 环境梯度
图6-1 群落沿环境梯度的分布 C、D、E为三个群丛;A、B为比群丛更高一级的群丛属; 其余为C、D、E内的群丛变型
图6-2植物种沿环境梯度的分布 A、B、C为优势种 A 环境梯度
图6-2 植物种沿环境梯度的分布 A、B、C为优势种
6.2群落的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间关联
6.2 群落的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间关联
6.2.1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对于群落的研究要涉及所有的生物成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只 涉及某一类生物种群的集合,即当研究对象是植物时,称为植物 群落,是动物时称为动物群落。 ◆以植物为例,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群落型: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和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为优势种 ◆群落不同层次中均有优势种,其中优势层中的优势种叫建群种 亚优势种 个体数量与作用次于优势种,但仍能起一定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伴生种 能与优势种共存,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稀见种 本身数量稀少或处于衰退中,因而出现频率很低的植物种
6.2.1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对于群落的研究要涉及所有的生物成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只 涉及某一类生物种群的集合,即当研究对象是植物时,称为植物 群落,是动物时称为动物群落。 以植物为例,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群落型: ◼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和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为优势种; 群落不同层次中均有优势种,其中优势层中的优势种叫建群种 ◼ 亚优势种 个体数量与作用次于优势种,但仍能起一定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 伴生种 能与优势种共存,但不起主要作用; ◼ 偶见种或稀见种 本身数量稀少或处于衰退中,因而出现频率很低的植物种
6.2.2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种间关联
6.2.2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种间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