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系统的三种方式 1)程序控制/0 a)全软的 b)程序查询状态驱动的键盘 c)中断驱动的—中断控制器8259A 2)直接存贮器访问(DMA) 3)1/0处理机 a)通道方式 channe|) 有自己的指令和程序,功能简单,使用面窄。 b)外围处理机方式PU 独立性、通用性和功能较强
4.I/O系统的三种方式 1)程序控制I/O a)全软的 b)程序查询状态驱动的—键盘 c)中断驱动的—中断控制器8259A 2)直接存贮器访问(DMA) 3)I/O处理机 a)通道方式(Channel) 有自己的指令和程序,功能简单,使用面窄。 b)外围处理机方式(PPU) 独立性、通用性和功能较强
32总线设计 I/O系统的总线既要能传送数据信息、地 址信息、控制信息,还要传送状态信息, 并使多台外设与CPU或主存交叉地经这些 总线传送信息。所以其设计的好坏,对IO 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
3.2 总线设计 I/O系统的总线既要能传送数据信息、地 址信息、控制信息,还要传送状态信息, 并使多台外设与CPU或主存交叉地经这些 总线传送信息。所以其设计的好坏,对I/O 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
3.2.1总线的类型 1.按信息传送方向分 1)单向传输 2)双向传输 a)半双向: 在同一时刻,信息只能向其中的一个方向 传送。 b)全双向: 在同一时刻,允许信息在两个方向传送。 全双向速度快,但是造价高,结构复杂
3.2.1总线的类型 1.按信息传送方向分 1)单向传输 2)双向传输 a)半双向: 在同一时刻,信息只能向其中的一个方向 传送。 b)全双向: 在同一时刻,允许信息在两个方向传送。 全双向速度快,但是造价高,结构复杂
2按用法分 1)专用总线 a)定义:只连接一对物理部件的总线。 b)优点: 多个部件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几乎不 必争用总线,系统流量高。 控制简单,不用指明信息源和目的。 任何总线的失效只影响相连的两个部件不能 直接通信,但可以间接通信,系统可靠性高
2.按用法分 1)专用总线 a)定义:只连接一对物理部件的总线。 b)优点: •多个部件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几乎不 必争用总线,系统流量高。 •控制简单,不用指明信息源和目的。 •任何总线的失效只影响相连的两个部件不能 直接通信,但可以间接通信,系统可靠性高
c)缺点: 总线数目多,N个部件A 全部互连需N(N-1)/2组 E 总线。 °难以小型化、集成电 路化,总线长时成本高。所有部件用 利用率低 专用总线互连 不利于模块化,增加一个部件要增加许多新 的接口和连线
c)缺点: •总线数目多,N个部件 全部互连需N(N-1)/2组 总线。 •难以小型化、集成电 路化,总线长时成本高。 •利用率低 •不利于模块化,增加一个部件要增加许多新 的接口和连线。 A B C D E 所有部件用 专用总线互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