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2003年共有11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50多万人死亡。目前亚洲共有74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亚洲现已成为继非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艾滋病传播地区。我国第一例艾滋病发现于1985年,目前保守估计艾滋病感染者84万,患者8万人,估计已死亡的艾滋病患者约达16万左右,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到1000万。艾滋病的流行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1985年至1988年为传入期1989年至1995年为增长期1996年至今为扩散期
亚洲地区2003年共有11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50多万 人死亡。目前亚洲共有74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亚洲现 已成为继非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艾滋病传播地区。 我国第一例艾滋病发现于1985年,目前保守估计艾滋 病感染者84万,患者8万人,估计已死亡的艾滋病患者约达 16万左右,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到1000万。 艾滋病的流行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 1985年至1988年为传入期 1989年至1995年为增长期 1996年至今为扩散期
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中等球形颗粒衣壳蛋白p24)(p7,核衣壳核心——-两条(+)ssRNA逆转录酶有包膜,包膜表面含有gp 41gp120
1. 形态结构 中等球形颗粒 有包膜,包膜表面含有 gp 120 , gp 41 一 .生物学性状 核 衣 壳 衣壳蛋白(p7,p24) 核心——两条(+)ssRNA 逆转录酶
HIV模型图脂双层膜-gp120包膜糖蛋白gp41p24衣壳蛋白p17内膜蛋白p7核衣壳蛋白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
HIV模型图 脂双层膜 gp120 gp41 包膜糖蛋白 p24衣壳蛋白 p17内膜蛋白 p7核衣壳蛋白 逆转录酶 蛋白酶 整合酶
2、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调节基因:tat、rev、nef、vpr、vpu、vif结构基因:gag、pol、envGenomic structure of HIV-1-LTRgagLTRfatpolVPnefenv
2、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调节基因:tat 、rev 、nef 、vpr、 vpu 、vif 结构基因:gag 、pol、 env Genomic structure of H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