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需求建模 ●由于用户群体的各个用户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抽象级别上阐述他们对原始问题的理解 和对目标软件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为原始问 题及目标软件解建立模型。这种模型一方面用 于精确地记录用户从各个视点、不同抽象级别 上对原始问题及目标软件的描述;另一方面 它也将帮助分析人员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 表及里挖掘用户需求
4.1.3 需求建模 ⚫ 由于用户群体的各个用户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抽象级别上阐述他们对原始问题的理解 和对目标软件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为原始问 题及目标软件解建立模型。这种模型一方面用 于精确地记录用户从各个视点、不同抽象级别 上对原始问题及目标软件的描述;另一方面, 它也将帮助分析人员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 表及里挖掘用户需求
建模的步骤是: 1)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做什么 模型化 当前 「物理模型抽象化逻辑模型 系统 导出 怎么做 目标 物理模型实例化逻辑模型 系统 图42软件需求建模的任务
建模的步骤是: ⚫ (1)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做什么 抽象化 导 出 怎么做 实例化 . 当前 系统 目标 系统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 模型化 化 具体化 化 图4.2 软件需求建模的任务
4.1.4开发原型系统 快速原型方法核心思想是:在软件开发的早 期快速建立目标软件的原型,让用户对原 型进行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当原型几经 改进最终确定后,它将由软件设计和编码 阶段进化成软件产品;或者设计和编码人 员遵循原型所确立的外部特征实现软件产
4.1.4 开发原型系统 快速原型方法核心思想是:在软件开发的早 期快速建立目标软件的原型,让用户对原 型进行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当原型几经 改进最终确定后,它将由软件设计和编码 阶段进化成软件产品;或者设计和编码人 员遵循原型所确立的外部特征实现软件产 品
把建立原型系统作为一种可能采取的策略 的主要理由如下: (1)由于用户与软件设计人员认识上的局限, 不能预先指定所有要求,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重 复和反复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2)在用户和系统分析员之间存在固有的通信 鸿沟,用户需要一个“活的”系统模型,以便 获得实践经验,以便沟通 (3)目前有快速建立原型系统的工具可供选用
把建立原型系统作为一种可能采取的策略 的主要理由如下: (1)由于用户与软件设计人员认识上的局限, 不能预先指定所有要求,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重 复和反复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2)在用户和系统分析员之间存在固有的通信 鸿沟,用户需要一个“活的”系统模型,以便 获得实践经验,以便沟通; (3)目前有快速建立原型系统的工具可供选用
4,2结构化分析方法 ●此方法基于模块化的思想,采用“自顶向 下,逐步求精”的技术对系统进行划分。 ●结构化方法是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 结构化编程的总称。 ●结构化方法由于具有简单易懂、使用方便 的特点,且出现较早,所以获得了广泛的 应用
4.2 结构化分析方法 ⚫ 此方法基于模块化的思想,采用“自顶向 下,逐步求精”的技术对系统进行划分。 ⚫ 结构化方法是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 结构化编程的总称。 ⚫ 结构化方法由于具有简单易懂、使用方便 的特点,且出现较早,所以获得了广泛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