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可靠性的获得 静态冗余(部件冗余) 动态重组 被动重组(后备 stand-by) -主动重组(优美降级 graceful degradation)
6 系统可靠性的获得 | 静态冗余(部件冗余) 动态重组 |--被动重组(后备 stand-by) |--主动重组(优美降级 graceful degradation)
第三讲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完美性 1、硬件的可靠性与完美性 提高可靠性,可以通过元器件的精选、严格的 工艺、精心的设计来实现。系统应尽量不出故 障,一旦出故障,系统则失效。这种设计是以 系统“不出故障”为前提的,故称为“避错设 2、软件的可靠性与完美性 般采用统计方式来衡量。在规定的时间周期 内在给定条件下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程序的能
7 二、完美性 1、硬件的可靠性与完美性 提高可靠性,可以通过元器件的精选、严格的 工艺、精心的设计来实现。系统应尽量不出故 障,一旦出故障,系统则失效。这种设计是以 系统“不出故障”为前提的,故称为“避错设 计” 。 2、软件的可靠性与完美性 一般采用统计方式来衡量。在规定的时间周期 内在给定条件下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程序的能 力。 第三讲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第三讲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容错性 1、容错系统的概念 容错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容忍故障的技术。也 称为故障掩盖技术 fault masking)o 容错系统:采用容错技术的系统。 容错主要依靠冗余设计来实现,以增加资源换 取可靠性。由于资源的不同,冗余技术分为硬 件冗余、软件冗余、时间冗余和信息冗余。可 以是元器件级、部件级的、系统级的冗余设计。 在可靠性与资源消耗之间折衷、权衡
8 三、容错性 1、容错系统的概念 容错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容忍故障的技术。也 称为故障掩盖技术(fault masking)。 容错系统:采用容错技术的系统。 容错主要依靠冗余设计来实现,以增加资源换 取可靠性。由于资源的不同,冗余技术分为硬 件冗余、软件冗余、时间冗余和信息冗余。可 以是元器件级、部件级的、系统级的冗余设计。 在可靠性与资源消耗之间折衷、权衡。 第三讲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第三讲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容错性 1硬件冗余: 增加线路、设备、部件,形成备份 堆积冗余:在逻辑域可采用多数表决方案。自动恢复。 待命储备冗余:该系统中多个模块,其中只有一块处 于工作状态,其余块都处于待命接替状态。当有一个 模块发生故障时,立刻将其切除,并代之以无故障待 命模块。 混合冗余:堆积冗余和待命储备冗余的结合
9 三、容错性 1 硬件冗余: 增加线路、设备、部件,形成备份 堆积冗余:在逻辑域可采用多数表决方案。自动恢复。 待命储备冗余:该系统中多个模块,其中只有一块处 于工作状态,其余块都处于待命接替状态。当有一个 模块发生故障时,立刻将其切除,并代之以无故障待 命模块。 混合冗余:堆积冗余和待命储备冗余的结合。 第三讲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第三讲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容错性 数据备份 数据容错的策略就是数据备份,指的是将 计算机系统中硬磁盘上的一部分数据转到可脱 机保存的介质(如磁带、软磁盘和光盘)上。 备份的策略有三种: 完全备份 增量备份 差分备份
10 三、容错性 数据备份 数据容错的策略就是数据备份,指的是将 计算机系统中硬磁盘上的一部分数据转到可脱 机保存的介质 (如磁带、软磁盘和光盘)上 。 备份的策略有三种: 完全备份 增量备份 差分备份。 第三讲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