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 意识水平下降:思睡(困倦)、嗜睡、昏睡、昏迷 意识水平及意识内容改变:意识模糊(朦胧状态)、谵妄状态 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去皮层综合症(植物生存状态):脑干功能正常,大脑皮质严重损害或处 于突然抑制状态。表现:有自主呼吸、心跳及脑干反应,少数病人可能苏醒。 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 无动性缄默: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一边缘系统损害所致。 鉴别诊断: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e)
意识障碍 ◼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 意识水平下降:思睡(困倦)、嗜睡、昏睡、昏迷 意识水平及意识内容改变:意识模糊(朦胧状态)、谵妄状态 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去皮层综合症(植物生存状态):脑干功能正常,大脑皮质严重损害或处 于突然抑制状态。表现:有自主呼吸、心跳及脑干反应,少数病人可能苏醒。 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 无动性缄默: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所致。 ◼ 鉴别诊断: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e)
脑死亡(brain death) 2002年10月26日全国器官移植学会会议 国家卫生部脑死亡法起草小组制定“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成人)”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机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状态。 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药物中毒、 低温、内分泌代谢等。 临床诊断: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光反射、瞳孔散大、角膜反射、 玩偶眼试验、眼前庭反射、咽反射);无自主呼吸(呼吸机维持) 确诊试验:脑电图平直;经颅多普勒呈脑死亡图形,BAEP无波形: VEPP14以上波形消失。 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12小时无变化
脑死亡(brain death) 2002年10月26日全国器官移植学会会议 国家卫生部脑死亡法起草小组制定“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成人)” :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机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状态。 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药物中毒、 低温、内分泌代谢等。 临床诊断: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光反射、瞳孔散大、角膜反射、 玩偶眼试验、眼前庭反射、咽反射);无自主呼吸(呼吸机维持) 确诊试验 :脑电图平直;经颅多普勒呈脑死亡图形,BAEP无波形; VEP P14以上波形消失。 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12小时无变化
失语症(aphasia) 语言(口语、文字、手语、身体语言等)机制 临床分类 l.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症: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 2.经皮质性失语(分水岭失语):运动性、感觉性、混合性 3.完全性失语 4. 命名性失语 5.皮质下失语综合症:丘脑性、 底节性 ■ 临床常见失语症的特点 1.Broca失:额下回后部 2.Wernicke失语:颞上回后部 3. 传导性失语:缘上回皮质或深部白质内弓状纤维,复述不成比例受损。 4. 经皮质失语:复述较其他语言功能不成比例地好。 5. 命名性失语:颢中回后部 6. 完全性失语: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大面积病变
失语症(aphasia) ◼ 语言(口语、文字、手语、身体语言等)机制 ◼ 临床分类 1. 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症: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 2. 经皮质性失语(分水岭失语):运动性、感觉性、混合性 3. 完全性失语 4. 命名性失语 5. 皮质下失语综合症:丘脑性、底节性 ◼ 临床常见失语症的特点 1. Broca失:额下回后部 2. Wernicke失语:颞上回后部 3. 传导性失语:缘上回皮质或深部白质内弓状纤维,复述不成比例受损。 4. 经皮质失语:复述较其他语言功能不成比例地好。 5. 命名性失语:颞中回后部 6. 完全性失语: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大面积病变
metor 3an807 frontal parietsl C0 cort色X o8a loke werrioko s 3P121 roda 580il area iobe temporal lobe cerebellum brain stem
失语症 鉴别诊断:构音障碍(dysarthria) 原因: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假性球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真性球麻痹) 锥体外系统病变(巴金森病) 小脑病变(遗传性共济失调) 肌肉病变(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
失语症 ◼ 鉴别诊断:构音障碍(dysarthria) 原因: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假性球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真性球麻痹) 锥体外系统病变(巴金森病) 小脑病变(遗传性共济失调) 肌肉病变(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