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 冷研究对象:工资、就业、失业、劳动力成本、每周 工作时间、劳动强度、雇员解雇、雇员辞眀工伤 事故、个人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工会、罢工 强制性缴费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公众所关心的许多 其他问题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工资、就业、失业、劳动力成本、每周 工作时间、劳动强度、雇员解雇、雇员辞职、工伤 事故、个人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工会、罢工、 强制性缴费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公众所关心的许多 其他问题为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和理论发展 令理论发展 ☆1、1925年布卢姆( Bloom)《动经济学》 令2、二战为分水岭 ◆二战前:传统经济均衡理论在劳动力市场的运用 令代表人物 令约翰·邓洛普( John Dunlop) 令克拉克:克尔( Clark Kerr 令理査德莱斯特( Richard lester) 劳埃德·雷诺兹(凵 oyed Reynolds)1949年出版 《劳动经济学与劳动关系》
四、研究方法和理论发展 ❖理论发展 ❖1、1925年布卢姆(Bloom)《劳动经济学》 ❖2、二战为分水岭 ❖二战前:传统经济均衡理论在劳动力市场的运用 ❖代表人物: ❖约翰·邓洛普(John Dunlop) ❖克拉克· 克尔(Clark Kerr) ❖理查德·莱斯特(Richard Lester) ❖劳埃德·雷诺兹(Lloyed Reynolds)1949年出版 《劳动经济学与劳动关系》
四、研究方法和理论发展 令二战后:劳动力非同质假设引起理论突破,比较突 出的有市场缺陷理论和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基础。 贝尔顿弗莱舍( Belton Fleisher1970 令理查德弗里曼( Richard freeman,1972) 艾伯特·里斯( Albert rees,11983)
四、研究方法和理论发展 ❖二战后:劳动力非同质假设引起理论突破,比较突 出的有市场缺陷理论和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基础。 ❖贝尔顿·弗莱舍(Belton Fleisher,1970) ❖理查德·弗里曼(Richard Freeman, 1972) ❖艾伯特·里斯(Albert Rees, 11983)
研究方法 令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令实证经济学:告诉我们两个或者多个变量实际的 状况,究竞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圃“实际是什么” 如:实证研究表明,按照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所 衡量的我国的收入差距已达到0.415,并且人力 资本投资的大小成为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方法 ❖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告诉我们两个或者多个变量实际的 状况,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即“实际是什么” ❖如:实证研究表明,按照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所 衡量的我国的收入差距已达到0.415,并且人力 资本投资的大小成为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令规范经济学:对已经发生的实际状况做电价值判断 “应该是什么” 令例:上述基尼系数值并没有回答这一状态是好还是 不好,应不保持多大的收入分配差距 ◆2、比较制度分析 3、研究工具的进展 令传统:描述性阶段 令现代:数理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对已经发生的实际状况做出价值判断。 “应该是什么” ❖例:上述基尼系数值并没有回答这一状态是好还是 不好,应不保持多大的收入分配差距。 ❖2、比较制度分析 ❖3、研究工具的进展 ❖传统:描述性阶段 ❖现代:数理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