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感染(三)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HAD: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又通称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根据传染来源分类:交叉感染: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由病人自己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因所用器械等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牛铜绿假单胞菌
▪ 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HAI):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又通称医院内 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 根据传染来源分类: ◆交叉感染: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 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由病人自己体内正常菌群 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因所用器 械等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三) 医院获得性感染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致病性Pathogenicity,细菌引起感染的性能毒力Virulence,细菌的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感染量(ID50)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致病性 Pathogenicity, 细菌引起感染的性能 毒 力 Virulence, 细菌的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 半数致死量(LD50) 半数感染量(ID50) 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 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 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细菌的致病机制荚膜粘附素侵袭力细菌的毒力物质侵袭性物质外毒素(exotoxin)毒素细菌侵入的数量内毒素(endotoxin)细菌侵入的部位
细菌的毒力物质 细菌侵入的数量 细菌侵入的部位 细菌的致病机制 侵袭力 毒素 荚膜 粘附素 侵袭性物质 外毒素(exotoxin) 内毒素(endotoxin)
细菌的毒力1.侵袭力(invasiveness)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荚膜:抗吞噬和阻碍杀菌物质的作用:粘附素: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上,避免被清除:侵袭性物质:有利细菌侵入上皮细胞有利细菌在组织中扩散
(一) 细菌的毒力 1. 侵袭力 (invasiveness)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 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荚 膜:抗吞噬和阻碍杀菌物质的作用; 粘附素: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上,避免被清除; 侵袭性物质:有利细菌侵入上皮细胞 有利细菌在组织中扩散
粘附素(adhesin)粘附因子(adhesivefactor)细菌细胞表面与粘附有关的结构蛋白。普通菌毛--主要存在于G菌非菌毛粘附物---主要存在于G+菌如A群链球菌的膜磷壁酸粘附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
粘附素(adhesin)粘附因子(adhesive factor) ——细菌细胞表面与粘附有关的结构蛋白。 普通菌毛-主要存在于G-菌 非菌毛粘附物-主要存在于G+菌 如A群链球菌的膜磷壁酸 粘附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