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在《科技进步法》实施十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5位副 委员长分别带队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 依法推动科技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国家科技基础条 件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推动了大型科学仪器远程共用、虚拟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项目建设。在各地、各有关部门踊跃参 与和推进下,“科技中介建设年活动取得成效,采取了一系列政 策措施,扶持了一批中介机构发展。全国已拥有生产力促进中心 超过1000家,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100多家相继通过了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类 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在孵企业23000 多家,并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 孵化器;涌现出风险投资机构300多家,管理风险资金500多亿 元,投资额85%投向高技术产业;围绕政府决策、企业管理和投 资评估等需求,已建立各类科技咨询评估机构2300多家;国家 大学科技园迅速发展,共入驻或新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840多 家,在孵企业3800多家,吸引了16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 业。 4.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举措成效显著。 为了有效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机遇和挑战,经国家科教领 导小组批准,启动实施了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举措
响。在《科技进步法》实施十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 5 位副 委员长分别带队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 依法推动科技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国家科技基础条 件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推动了大型科学仪器远程共用、虚拟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项目建设。在各地、各有关部门踊跃参 与和推进下,“科技中介建设年”活动取得成效,采取了一系列政 策措施,扶持了一批中介机构发展。全国已拥有生产力促进中心 超过 1000 家,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 100 多家相继通过了 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类 科技企业孵化器 400 多家,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在孵企业 23000 多家,并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 孵化器;涌现出风险投资机构 300 多家,管理风险资金 500 多亿 元,投资额 85%投向高技术产业;围绕政府决策、企业管理和投 资评估等需求,已建立各类科技咨询评估机构 2300 多家;国家 大学科技园迅速发展,共入驻或新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 840 多 家,在孵企业 3800 多家,吸引了 1600 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 业。 4.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举措成效显著。 为了有效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机遇和挑战,经国家科教领 导小组批准,启动实施了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举措
两年来,这项战略部署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在人才 队伍建设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的科技人才断档的问题已经得到解 决,一支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中坚力量、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人才 队伍基本形成。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都把培养人才作为重要任务, 仅973计划近两年就培养博士、硕土各300名,有900多名博 土后出站。承担863计划的科研人员中,年轻人占到一半以上。 信息领域第三代移动通信课题组的200多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 不到30岁,正是这支富有活力的青年群体创造了中国100年电 信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中,45岁 以下中青年学者占698%。从今年获得国家科技奖的成员结构 看,40岁以下的占39%,40岁到50岁的占32%。留学人员回 国数量持续增加,年递增率达13%以上,一些留学人员开始以硏 究团队形式回国服务。在专利方面,国家863、攻关计划均提出 知识产权目标要求,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2003年来自国 内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7万件,超过国外申请8000余件 发明专利申请增幅达到31.3%,超过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增长的势头;职务申请首次超过非职务申请。在技术标准方面 初步形成了各部门、各地方联合推动技术标准工作的格局,技术 标准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导向。目前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正在顺 利开展,已经完成技术标准52项,标准草案98个。这些重要技
两年来,这项战略部署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在人才 队伍建设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的科技人才断档的问题已经得到解 决,一支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中坚力量、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人才 队伍基本形成。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都把培养人才作为重要任务, 仅 973 计划近两年就培养博士、硕士各 3000 名,有 900 多名博 士后出站。承担 863 计划的科研人员中,年轻人占到一半以上。 信息领域第三代移动通信课题组的 200 多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 不到 30 岁,正是这支富有活力的青年群体创造了中国 100 年电 信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中,45 岁 以下中青年学者占 69.8%。从今年获得国家科技奖的成员结构 看,40 岁以下的占 39%,40 岁到 50 岁的占 32%。留学人员回 国数量持续增加,年递增率达 13%以上,一些留学人员开始以研 究团队形式回国服务。在专利方面,国家 863、攻关计划均提出 知识产权目标要求,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2003 年来自国 内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 5.7 万件,超过国外申请 8000 余件; 发明专利申请增幅达到 31.3%,超过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增长的势头;职务申请首次超过非职务申请。在技术标准方面, 初步形成了各部门、各地方联合推动技术标准工作的格局,技术 标准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导向。目前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正在顺 利开展,已经完成技术标准 52 项,标准草案 98 个。这些重要技
术标准的确立,将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多的主动权。 5.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03年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关键一年。全国共有19个部 门和22个省、市参与了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总投入超过200 亿元,其中地方、部门配套投入近40亿元,企业投入超过100 亿元。到目前为止,重大科技专项已提出专利申请600多项,初 步形成各类技术标准50多项,一批重大高新技术获得阶段性重 要突破,使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增强。继 方舟、龙芯CPU之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众志CPU系统芯片成 功实现量产,并与国内开发的Linⅸ操作系统集成,研制出新一 代网络计算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永中集成办公软件引起 国内外广泛关注。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在安全 监管、安全审计、网络监控预警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 权的技术和产品,为我国信息安全提供了有效支撑。电动汽车专 项取得技术突破,在电动汽车整车开发、燃料电池轿车开发、混 合动力功能汽车、高性能动力蓄电池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 业技术支持体系。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专项分离克隆出水稻分 蘖控制基因MOCI,这是我国首次克隆出主要农作物重要农艺性 状的功能基因,标志着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硏究能力达到国际领先 地位;用于癌症检测、丙肝诊断、遗传病检测等方面的三类生物
术标准的确立,将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多的主动权。 5.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03 年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关键一年。全国共有 19 个部 门和 22 个省、市参与了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总投入超过 200 亿元,其中地方、部门配套投入近 40 亿元,企业投入超过 100 亿元。到目前为止,重大科技专项已提出专利申请 600 多项,初 步形成各类技术标准 50 多项,一批重大高新技术获得阶段性重 要突破,使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增强。继 方舟、龙芯 CPU 之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众志 CPU 系统芯片成 功实现量产,并与国内开发的 Linux 操作系统集成,研制出新一 代网络计算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永中集成办公软件引起 国内外广泛关注。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在安全 监管、安全审计、网络监控预警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 权的技术和产品,为我国信息安全提供了有效支撑。电动汽车专 项取得技术突破,在电动汽车整车开发、燃料电池轿车开发、混 合动力功能汽车、高性能动力蓄电池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 业技术支持体系。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专项分离克隆出水稻分 蘖控制基因 MOCI,这是我国首次克隆出主要农作物重要农艺性 状的功能基因,标志着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研究能力达到国际领先 地位;用于癌症检测、丙肝诊断、遗传病检测等方面的三类生物
芯片,已作为生物制品I类新药投入使用,成为我国生物芯片研 究从实验室走向实用阶段的重要标志。食品安全专项建成了我国 第一个进出口监测与预警及风险分析控制系统。农产品加工专项 首次构建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框架。奶业专项解决了胚 胎移植关键技术,优质奶牛胚胎生产占全国需求量的50%以上, 为奶业配套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 化专项建立了新药筛选、新药安全评价、临床试验、生物技术 药物规模化制备等技术平台,已有一批创新药物获得临床批文和 生产证书,加快了中药现代化进程。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 专项开展了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和安全饮用的研究与示范,取得 了成效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以及 973、863和科技攻关计划等的支持,我国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 要意义和影响的创新成果。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在光电 功能材料、纳米科技、疾病基因组学、脑科学、古生物学、化学 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引人注目。全透明KBBF单晶的生长、离子型 声子晶体新概念的提出与验证、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与制备、家 族性房颤基因的发现、澄江动物群脊椎动物起源和热河生物群鸟 类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在战 略高技术领域,我国在核心软件、系统芯片、大规模并行计算
芯片,已作为生物制品 I 类新药投入使用,成为我国生物芯片研 究从实验室走向实用阶段的重要标志。食品安全专项建成了我国 第一个进出口监测与预警及风险分析控制系统。农产品加工专项 首次构建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框架。奶业专项解决了胚 胎移植关键技术,优质奶牛胚胎生产占全国需求量的 50%以上, 为奶业配套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 化”专项建立了新药筛选、新药安全评价、临床试验、生物技术 药物规模化制备等技术平台,已有一批创新药物获得临床批文和 生产证书,加快了中药现代化进程。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 专项开展了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和安全饮用的研究与示范,取得 了成效。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以及 973、863 和科技攻关计划等的支持,我国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 要意义和影响的创新成果。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在光电 功能材料、纳米科技、疾病基因组学、脑科学、古生物学、化学 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引人注目。全透明 KBBF 单晶的生长、离子型 声子晶体新概念的提出与验证、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与制备、家 族性房颤基因的发现、澄江动物群脊椎动物起源和热河生物群鸟 类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在战 略高技术领域,我国在核心软件、系统芯片、大规模并行计算
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基因治疗药物、超级杂交稻育种硏究等方面 取得一系列突破;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成功硏制,峰 值运算速度达每秒5万亿次。这一切都表明,多年来困扰我国科 技发展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正在得到改观。 6.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 贡献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国家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 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7307亿元,工业增加 值42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以上;出口创汇570亿美元, 同比增长73%。2003年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2.7% 增幅高出同期外贸出口28.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已 达25.1%,成为拉动外贸增长、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重要力量。 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从小到大,迅速崛起,成为高技术产业领域 最富有活力的生力军。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了一大批科技 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 在农业领域,按照中央关于把“三农问题列为重中之重的要 求,紧紧围绕农业高效、高产和农民增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 成果转化工作。突破农业发展的一批关键技术,选育出农作物新 品种363个,累计推广面积近2亿亩;农业节水重大专项筛选出
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基因治疗药物、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等方面 取得一系列突破;联想“深腾”6800 超级计算机成功研制,峰 值运算速度达每秒 5 万亿次。这一切都表明,多年来困扰我国科 技发展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正在得到改观。 6.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 贡献。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国家 53 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 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 17307 亿元,工业增加 值 4272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30%以上;出口创汇 57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73%。2003 年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 62.7%, 增幅高出同期外贸出口 28.1 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已 达 25.1%,成为拉动外贸增长、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重要力量。 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从小到大,迅速崛起,成为高技术产业领域 最富有活力的生力军。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了一大批科技 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 在农业领域,按照中央关于把“三农”问题列为重中之重的要 求,紧紧围绕农业高效、高产和农民增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 成果转化工作。突破农业发展的一批关键技术,选育出农作物新 品种 363 个,累计推广面积近 2 亿亩;农业节水重大专项筛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