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 组成。 算机科学技 硬件( Computer hardware) 操作员(人) 主要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控 制系统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等功能部件 应用软件 组成。 支撑软件 ◆软件( Computer software) 它包括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系编译程序>计算机 软件 。自 数据及相关文档资料 统软 ◆裸机 件操作系统 脱离软件的计算机硬件称“裸 计算机硬件 机 硬件是软件赖以运行的物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基础,软件是人与硬件之间的界 面
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 组成。 硬件(Computer hardware) 主要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控 制系统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等功能部件 组成。 软件(Computer software) 它包括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 数据及相关文档资料。 裸机 脱离软件的计算机硬件称“裸 机” 。 硬件是软件赖以运行的物质 基础,软件是人与硬件之间的界 面。 操作员(人) 应用软件 支撑软件 系 编译程序 统 …….. 软 件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 软件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返回
1.1.3计算机的发展 算机科学技术论 自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世 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电子数 字积分计算机的英文缩写)至今,短短五十 多年的时间内,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应用得 到了飞速发展。元件制作工艺水平的不断提 高是计算机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以计算机 元器件的变革作为标志,计算机的发展已经 历了四代,并正在研制第五代
1.1.3 计算机的发展 自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世 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电子数 字积分计算机的英文缩写)至今,短短五十 多年的时间内,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应用得 到了飞速发展。元件制作工艺水平的不断提 高是计算机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以计算机 元器件的变革作为标志,计算机的发展已经 历了四代,并正在研制第五代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其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ENA。 算机科 2.第二代计算机一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其主要特征是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 3.第三代计算机一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1年) 其主要特征是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分立 元件的晶体管。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2年至今) 其主要特征是以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计算 机的主要功能部件。 5.新一代计算机一智能计算机 新一代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主要特征是人工智能 它将具有自然语言理解能力、模式识别能力和推理判断 能力等,突破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限制,提出非冯 诺依曼的体系结构,如神经网络计算机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其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ENIA。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其主要特征是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1年) 其主要特征是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分立 元件的晶体管。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2年至今) 其主要特征是以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计算 机的主要功能部件。 5.新一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 新一代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主要特征是人工智能, 它将具有自然语言理解能力、模式识别能力和推理判断 能力等,突破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的限制,提出非冯. 诺依曼的体系结构,如神经网络计算机
6.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诞生于1971年,属于第 四代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和迅速普及是计算机 发展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重 算机科学技术论 量轻、功耗小、可靠性高、使用环境要求不严格、价 格低廉、易于成批生产等特点。 世界上第一台微机是由美国nte|公司年轻的工程 师马西安.霍夫(M.E.Hoff)于1971年研制成功的。 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设想,把计算机的全部电路 做在四个芯片上,即一片4位微处理器Inte|4004 片320位的随机存取存储器、一片256字节的只读存储 器和一片10位的寄存器,它们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就组 成了世界第一台4位微型计算机McS-4。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器(MPU),根据 微处理器集成规模和功能,形成了微型计算机的不同 发展阶段
6.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诞生于1971年,属于第 四代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和迅速普及是计算机 发展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重 量轻、功耗小、可靠性高、使用环境要求不严格、价 格低廉、易于成批生产等特点。 世界上第一台微机是由美国Intel公司年轻的工程 师马西安.霍夫(M.E.Hoff)于1971年研制成功的。 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设想,把计算机的全部电路 做在四个芯片上,即一片4位微处理器Intel4004、一 片320位的随机存取存储器、一片256字节的只读存储 器和一片10位的寄存器,它们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就组 成了世界第一台4位微型计算机—MCS-4。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器(MPU),根据 微处理器集成规模和功能,形成了微型计算机的不同 发展阶段
1.第一代微型计算机 1972年nte公司研制成功8位微处理器lnte|8008,它主要 采用工艺简单、速度较低的P沟道Mos电路。由它装备起来的计算 机MCS-8称为第一代微型计算机 算机科学技术论 2.第二代微型计算机 第二代微处理器是在1973年研制成功的,主要采用速度较快 的N沟道M0s技术的8位微处理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nte公司 的lnte|8085、 Motorola公司的M6800、 Zi log公司的Z80等。由它 装备起来的计算机称为第二代微型计算机。 3.第三代微型计算机 第三代微处理器是在1978年研制成功的,主要采用HMo新 工艺的16位微处理器。其典型产品是lnte公司的lnte|8086。由 第三代微处理器装备起来的计算机称为第三代微型计算机 4.第四代微型计算机 从1985年起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32位微处理器,标志着 第四代微处理器的诞生。典型产品有nte|公司的 Inte80386 业物由第四代微处理器装备起来的计算机称为第四代微型计算机C返回
1.第一代微型计算机 1972年Intel公司研制成功8位微处理器Intel8008,它主要 采用工艺简单、速度较低的P沟道MOS电路。由它装备起来的计算 机MCS-8称为第一代微型计算机。 2.第二代微型计算机 第二代微处理器是在1973年研制成功的,主要采用速度较快 的N沟道MOS技术的8位微处理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Intel公司 的Intel8085、Motorola公司的M6800、Zilog公司的Z80等。由它 装备起来的计算机称为第二代微型计算机。 3.第三代微型计算机 第三代微处理器是在1978年研制成功的,主要采用H-MOS新 工艺的16位微处理器。其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的Intel8086。由 第三代微处理器装备起来的计算机称为第三代微型计算机。 4.第四代微型计算机 从1985年起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32位微处理器,标志着 第四代微处理器的诞生。典型产品有Intel公司的Intel80386。 由第四代微处理器装备起来的计算机称为第四代微型计算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