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3)与材料二相关的制度的创立产生了 【知识网络】 怎样的影响? 提示科举制的句立,是中国古代选官 建立隋朝:结束分裂, 统一全国 隋文帝 繁盛 制度的一大变苹,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 隋朝的统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时 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 与火亡 开凿运河,贯通南北 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 隋炀帝 创立科举,影响深远 世 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好大喜功,奢侈无度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隋的统一 是(D)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 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材大 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杰出 于后世者”。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B)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A.581年 B.589年 5.《云南古代举士》是一部难得的云南古代教 C.605年 D.618年 育(科举)史研究专著。书中介绍的科举制 在我国正式诞生于(B) 知识点二 开通大运河 A.隋文帝时期 2.有人这样赞美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 B.隋炀帝时期 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 C.唐太宗时期 类的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 D.武则天时期 熠熠生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D) 6.“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 A.长安 B.涿郡 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及其 C.余杭 D.洛阳 定期举行的考试。”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 3.隋朝大运河把五大水系纳入一个大水系, 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B) 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其中连 A.从世族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 接淮河与长江的运河河段是(C) 拔官员 A.永济渠 B.通济渠 B.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及文学艺 C.邗沟 D.江南河 术的发展 4.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 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最贴切的 才智 4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他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 加强君主集权 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D)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 A.秦始皇 B.汉武帝 7.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 C.汉献帝 D.隋炀帝 素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C.赵州桥 1.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 D.大运河 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 5.科举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反映了统 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治者(D) 歌谣中的“汝”指(C) A.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官吏的需要 A.西晋 B.北周 B.笼络读书人的策略 C.隋朝 D.梁朝 C.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 2.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最突出贡献 D.巩固政权、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体现在(A) 6.“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 A.结束割据,完成统一 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 B.修筑长城,抵御外敌 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C) C.励精图治,发展经济 A.世袭制 D.实行改革,民族交融 B.那县制 3.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大运河运 C.科举制 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C) D.中央集权制 ①通济渠②邗沟③江南河 ④永济渠 7.有人认为,隋炀帝对历史的贡献是不可抹 A.①②③④ 杀的。下列哪些事件可以为这一观点提供 B.④①② 证据(B C.①②③ ①建立隋朝②创立科举制 ③开凿大运 D.①② 河④统一全国 4.一位中国作家在评论此项工程的发起者隋 A.① B.②③ 炀帝时说道:“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 C.③④ D.①④ 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此 8.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 项工程”是(D) 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 A.都江堰 此“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A) B.灵渠 A.繁荣而短暂 5
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B.实现了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隋 C.统治者残暴 炀帝开凿大运河所倚仗的“文帝时代 D.大运河开通 留下的资本”。 9.“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十分 提示①隋文帝统一全国,使开凿沟通南 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收获物的三 北的大运河成为可能;②隋文帝采取一系 分之二…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隋炀帝 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 继位后…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战争, 展,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莫定了物质 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 基础。 民起义。”据此可知秦、隋两朝灭亡的共同 原因是(B) A.国家连年征战 B.统治残暴,矛盾激化 C.农民起义频发 D.大兴土木,不惜民力 (2)材料二是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简图,结 二、非选择题 合所学知识,填写出它的四段:A:永 10.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暴君的穷 济渠;B: 通济渠 C:形 奢传奇:一条古运河,千年流淌,见证一个 沟 ;D: 江南河 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阅读下列材料,回 (3)如果你是隋朝的民工、商人、主管经济 答问题。 的大臣,对隋朝开凿的这条运河分别 材料一然而文帝和场帝的政治手法却 有什么看法? 提示民工:负担过重。商人:外出径商 大相径庭。前者集思广益,稳扎稳打地逐 步推行各种强化体制的举措;而后者却倚 方便。主管经济的大臣:有利于增加财 政收入,同时也耗费大量国家财力。 仗着文帝时代留下的资本,亲自冲锋陷 阵,企图一气呵成地达到目的。 一摘编自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 帝国:隋唐时代》 材料二 洛阳 B 江者 D 余杭 6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1.唐朝的建立 皇帝。 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 2.措施 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 2.“贞观之治” 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 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即位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 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 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3.结果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 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4.影响 治国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政治 措施 为后来“开元成世”局面的出现奠定 增加科举考试科日,鼓励士人报 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了基础。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知识点三“开元盛世”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1.原因 经济 生产 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 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 结果 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 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 贞观之治” 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 经籍。 知识点二女皇帝武则天 2.表现 1.称帝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 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 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 7
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强大,进入了鼎成时期,历史上称为 唯物史观 “开元咸世”。 如何评价唐太宗? 易错易混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是 (1)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李渊,其后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继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顺应了 (2)“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 历史发展的潮流,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 号,其后期年号是“天宝”。 社会稳定的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 (3)肯定女皇帝武则天的主要依据是 的出现。 其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 (2)唐太宗晚年骄傲自满,大兴土 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木,劳民伤财,社会矛盾加剧。但是,纵 (4)“开元盛世”指的是唐玄宗统治前 观唐太宗的一生,他依然功绩卓著,是 期的盛世局面,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我国古代帝王杰出的典范。 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舟”的例子吗? 提示“载舟”:隋文帝、唐太宗。“覆 探究点一“贞观之治” 舟”:泰二世、隋炀帝。 史料材料一 君,舟也。人,水也。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 (2)唐太宗为何说“今魏征殂逝,遂亡一 吴兢《贞观政要》 镜矣”?这说明唐太宗具有什么样的治国 材料二(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 思想?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提示原因: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 200多次,经常提醒唐太宗要吸取隋亡的教 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 训,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治国思想:虚心 镜矣。” 纳谏,从善如流。 刘昫等《旧唐书》 材料三(贞观年间)天下大稔,流散者 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 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 行旅不贵粮,取给于道路焉。 一司马光《资治通鉴》 问题(1)你能各举出两个“载舟”和“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