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微内核结构是新一代操作系统的主要 特征之一,正在得到迅速的应用。微内核 结构主要具有以下6种特点: (1)精简核心的功能 (2)可移植性好 (3)可伸缩性好 (4)实时性好 (5)提供多线程机制 (6)系统安全性好 返回到本节
微内核结构是新一代操作系统的主要 特征之一,正在得到迅速的应用。微内核 结构主要具有以下6种特点: (1)精简核心的功能 (2)可移植性好 (3)可伸缩性好 (4)实时性好 (5)提供多线程机制 (6)系统安全性好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返回到本节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的发展和计算机的组成与体系结 构相关,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946年~50年代末:第一代,电子管时代 无操作系统。 ■50年代~60年代中期:第二代,晶体管时 代,批处理系统。 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第三代,集成电 路时代,多道程序设计 70年代中期至今: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时代,分l 现代计算机正向 巨型、微型、并行、分布、网络化和智能化几 方面发展
操作系统的发展和计算机的组成与体系结 构相关,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 1946年~50年代末:第一代,电子管时代, 无操作系统。 ◼ 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第二代,晶体管时 代,批处理系统。 ◼ 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第三代,集成电 路时代,多道程序设计。 ◼ 70年代中期至今: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时代,分时系统。现代计算机正向着 巨型、微型、并行、分布、网络化和智能化几 个方面发展。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1.手工操作 手工操作过程:先把程序纸带(或卡片)裝 上计算机,然后启动输入机把程序和送入计算机, 接着通过控制台开关启动程序运行。计算完毕, 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用户卸下并取走纸带(或 卡片)。第二个用户上机,重复同样的步骤。如 图1-2所示。 用户」纸带 卡片 计算机 图1-2手工操作
1.手工操作 手工操作过程:先把程序纸带(或卡片)装 上计算机,然后启动输入机把程序和送入计算机, 接着通过控制台开关启动程序运行。计算完毕, 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用户卸下并取走纸带(或 卡片)。第二个用户上机,重复同样的步骤。如 图1-2所示。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纸带 卡片 计算机 用户 图1-2 手工操作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2.单道批处理系统 计算机发展的早期,没有任何用于管理的软件, 所有的运行管理和具体操作都由用户自己承担,任 何操作出错都要重做作业,CPU的利用率甚低。解 决的方法有两个:首先配备专门的计算机操作员, 程序员不再直接操作机器,减少操作机器的错误 另一个是进行批处理,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分 类,把一批中的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每 批作业将有专门编制的监督程序自动依次处理
2.单道批处理系统 计算机发展的早期,没有任何用于管理的软件, 所有的运行管理和具体操作都由用户自己承担,任 何操作出错都要重做作业,CPU的利用率甚低。解 决的方法有两个:首先配备专门的计算机操作员, 程序员不再直接操作机器,减少操作机器的错误。 另一个是进行批处理,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分 类,把一批中的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每一 批作业将有专门编制的监督程序自动依次处理。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早期的批处理分为联机批处理和脱机批 处理两种类型: (1)联机批处理 在这种系统中,操作员有选择地把若干 作业合为一批,由监督程序先把它们输入 到磁带上,之后在监督程序的控制下,使 这批作业能一个接一个地连续执行。即: 第一个作並全部完成之后,监督程序又自 动调入该批的第二个作业,并重复此过程, 直至该批作业全部完成,再把下一批 输入到磁带上。在这样的系统中,作业处 理是成批进行的,并且在内存中总是只保 留一道作业(故名单道批处理)。同时作 业的输入、调入内存以及结果输出都在 CPU直接控制下进行
早期的批处理分为联机批处理和脱机批 处理两种类型 : (1)联机批处理 在这种系统中,操作员有选择地把若干 作业合为一批,由监督程序先把它们输入 到磁带上,之后在监督程序的控制下,使 这批作业能一个接一个地连续执行。即: 第一个作业全部完成之后,监督程序又自 动调入该批的第二个作业,并重复此过程, 直至该批作业全部完成,再把下一批作业 输入到磁带上。在这样的系统中,作业处 理是成批进行的,并且在内存中总是只保 留一道作业(故名单道批处理)。同时作 业的输入、调入内存以及结果输出都在 CPU直接控制下进行。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