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酸碱废水的分类 酸碱废水按pH值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强酸性废水pH<4.5 弱酸性废水pH=4.5-6.5 中性废水 pH=6.5-8.5 弱碱性废水pH=8.5-10.0 强碱性废水pH>10 废水排放的PH值应在6~9之间
6 3)酸碱废水的分类 酸碱废水按pH值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 强酸性废水 pH<4.5 • 弱酸性废水 pH=4.5-6.5 • 中性废水 pH=6.5-8.5 • 弱碱性废水 pH=8.5-10.0 • 强碱性废水 pH>l0 • 废水排放的PH值应在6~9之间
4)酸碱废水的处理 高浓度的废酸液、废碱液往往要采用特殊的方 法回收其中的酸和碱。 酸含量小于3%-5%或碱含量小于1%-3%的 低浓度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常采用中和法处理 除中和处理之外,还有一种与此类似的处理操 作,就是为了某种特殊要求,将废水的PH值 调节到某一特定值(范围),这种处理操作叫 做PH调节。如将PH值由中性或酸性调节至碱 性,称为碱化;有中性或碱性调节至酸性成为 酸化
7 4)酸碱废水的处理 • 高浓度的废酸液、废碱液往往要采用特殊的方 法回收其中的酸和碱。 • 酸含量小于3% – 5%或碱含量小于l% – 3%的 低浓度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常采用中和法处理。 • 除中和处理之外,还有一种与此类似的处理操 作,就是为了某种特殊要求,将废水的PH值 调节到某一特定值(范围),这种处理操作叫 做PH调节。如将PH值由中性或酸性调节至碱 性,称为碱化;有中性或碱性调节至酸性成为 酸化
5)中和处理适用于废水处理中的下列情况: (1)废水排入受纳水体前,其pH值指标超过排放 标准。这时应采用中和处理,以减少对水生生物 的影响; (2)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前,为避免对 管道系统造成腐蚀; (3)废水在排放前进行中和,要比与其它废水混 合后的大量废水进行中和经济的多 (4)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之前。对生物处理而言 需将处理系统的pH维持在65-85范围内,以确 保最佳的生物活力。对化学处理而言,也需要在 定的pH范围内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返回目录
8 5)中和处理适用于废水处理中的下列情况: (1)废水排入受纳水体前,其pH值指标超过排放 标准。这时应采用中和处理,以减少对水生生物 的影响; (2)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前,为避免对 管道系统造成腐蚀; (3)废水在排放前进行中和,要比与其它废水混 合后的大量废水进行中和经济的多。 (4)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之前。对生物处理而言, 需将处理系统的pH维持在6.5-8.5范围内,以确 保最佳的生物活力。对化学处理而言,也需要在 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返回目录
2酸碱中和过程 酸十碱=盐十水 或H++OH=H2O 反应生成的盐可能是中性(强酸与强碱中和),也 可能呈酸性(强酸与弱碱中和),也可能呈碱性( 强碱与弱酸中和)。 实际废水的成分比较复杂,干扰酸碱平衡的因素很 多,中和时PH的变化也比较复杂。这时,应通过 实验绘制出中和曲线,以确定中和剂投加量。 返回目录
9 1.2 酸碱中和过程 酸+碱=盐+水 或 H++OH- = H2O 返回目录 实际废水的成分比较复杂,干扰酸碱平衡的因素很 多,中和时PH的变化也比较复杂。这时,应通过 实验绘制出中和曲线,以确定中和剂投加量。 反应生成的盐可能是中性(强酸与强碱中和),也 可能呈酸性(强酸与弱碱中和),也可能呈碱性( 强碱与弱酸中和)
1.3酸碱废水的中和处理 1)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1)药剂中和法 特点:药剂中和法能处理任何浓度、任何性 质的酸性废水,对水质和水量波动适应性强,药 剂莉用率高。 )主要的药剂: 石灰、苛性钠、碳酸钠、石灰石。 此外,作为综合利用,也可以用碱性废渣、废液 作为中和剂,如电石渣液、废碱液等。 最常用的是石灰(aO)或其水溶液石灰乳 Ca(OH)2) 石灰乳对水中杂质有凝聚作用,因此适于处理含 杂质多的酸性废水
10 1.3酸碱废水的中和处理 1)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1)药剂中和法 i) 特点:药剂中和法能处理任何浓度、任何性 质的酸性废水,对水质和水量波动适应性强,药 剂利用率高。 ii) 主要的药剂: 石灰、苛性钠、碳酸钠、石灰石。 此外,作为综合利用,也可以用碱性废渣、废液 作为中和剂,如电石渣液、废碱液等。 最常用的是石灰(CaO ) 或其水溶液石灰乳 ( Ca(OH)2) 石灰乳对水中杂质有凝聚作用,因此适于处理含 杂质多的酸性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