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为海产,世界性种类,通常以潮间 带的种类和数量为多,行动缓慢,常 用足附着在岩石缝间、珊瑚或海藻 上,白天很少活动。以藻类为饵, 少数种类亦兼食小型动物。本纲种 类体小,无大经济人价值,仅少数 大型种类可作食用。此外,有些还 可作药用。常见红条毛肤石鳖
全为海产,世界性种类,通常以潮间 带的种类和数量为多,行动缓慢,常 用足附着在岩石缝间、珊瑚或海藻 上,白天很少活动。以藻类为饵, 少数种类亦兼食小型动物。本纲种 类体小,无大经济人价值,仅少数 大型种类可作食用。此外,有些还 可作药用。常见红条毛肤石鳖
第三节 单板纲Monoplacophora 1. 体左右对称,背面有一帽状贝壳。 2. 头不明显,有一对触角。 3. 足扁平块状。 4. 器官有明显的分节现象。 本纲动物以往仅知为化石种类。 1952年起,先后发现8种现存种类, 均生活于深海底,如新碟贝 Neopilina。这类现存动物的发现, 对探讨贝类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 的材料
第三节 单板纲Monoplacophora 1. 体左右对称,背面有一帽状贝壳。 2. 头不明显,有一对触角。 3. 足扁平块状。 4. 器官有明显的分节现象。 本纲动物以往仅知为化石种类。 1952年起,先后发现8种现存种类, 均生活于深海底,如新碟贝 Neopilina。这类现存动物的发现, 对探讨贝类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 的材料
第四节 腹足纲 Gastropoda 1. 贝壳1个,螺旋形,称单 壳类、螺类。 2. 身体分头、足和内脏囊。 3. 头部发达,具1-2对触 角,口腔内有齿舌。 4. 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 面,又称腹足类。 5. 内脏囊由于在发生期间经 过旋转,故左右不对称。 6. 心脏位于身体的背侧,有 1心室、1或2个心耳。 7.神经系统由脑、足、脏和 胃肠神经节组成。 一、主要特征: 8. 发生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第四节 腹足纲 Gastropoda 1. 贝壳1个,螺旋形,称单 壳类、螺类。 2. 身体分头、足和内脏囊。 3. 头部发达,具1-2对触 角,口腔内有齿舌。 4. 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 面,又称腹足类。 5. 内脏囊由于在发生期间经 过旋转,故左右不对称。 6. 心脏位于身体的背侧,有 1心室、1或2个心耳。 7.神经系统由脑、足、脏和 胃肠神经节组成。 一、主要特征: 8. 发生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二、形态构造 1.贝壳: 螺旋部:内脏团盘曲之处,分 成许多层。 体螺层:贝壳的最后一层,容 纳动物的头部与足部。 螺旋部和体螺层的大小,比例随种类 而不同,有的螺旋部很小,体螺层很 大,如鲍、萝卜螺等,有的则螺旋部 很高,而体螺层较小,如钉螺,一般 来说,螺旋部小于体螺层
二、形态构造 1.贝壳: 螺旋部:内脏团盘曲之处,分 成许多层。 体螺层:贝壳的最后一层,容 纳动物的头部与足部。 螺旋部和体螺层的大小,比例随种类 而不同,有的螺旋部很小,体螺层很 大,如鲍、萝卜螺等,有的则螺旋部 很高,而体螺层较小,如钉螺,一般 来说,螺旋部小于体螺层
2、 壳顶:螺旋部的顶端称壳顶 螺层:贝壳每旋转1周,称1个螺层 缝合缝:两层之间的缝称为缝合线 螺层数目=缝合线的数目+1 螺轴:螺在旋转时围绕的中心轴 脐孔:螺在旋转时在基部留下一个 小窝,称脐孔
2、 壳顶:螺旋部的顶端称壳顶 螺层:贝壳每旋转1周,称1个螺层 缝合缝:两层之间的缝称为缝合线 螺层数目=缝合线的数目+1 螺轴:螺在旋转时围绕的中心轴 脐孔:螺在旋转时在基部留下一个 小窝,称脐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