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10.西周后期,君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夏桀亡国的原因 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D) 有哪些。灭亡夏朝的是谁? A.涿鹿之战 B.商汤灭夏 提示奢侈、残暴。商汤。 C.武王伐纣 D.“国人暴动”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 (3)说出材料二中武王伐纣的时间。伐纣 子其子。 的这次战役是什么? 一《礼记·礼运》 提示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材料二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 学术界的青铜利簋。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 内底部铸的铭文,“王武征商,唯甲子朝…”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人开 始?从此,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启。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4)一千多年的夏、商、西周的历史长卷 浓缩在几页教科书中。掩卷沉思,你 想对三位亡国之君提一条什么建议? 提示作为统治者要勤于攻事,爱护百 姓;用人要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不 能荒淫无度、暴虐成性。(言之有理即可) 24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3.典型代表 1.发展过程 司母戊鼎,体形硕大,需要很多人协 (1)起源: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 同合作才能完成,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 土了距今5000一4000年的铜器,如甘肃 的青铜器。 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 易错易混 铜镜。 (1)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 (2)发展: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 重的青铜器。 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 (2)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以精美 及军事等方面。 著称。 (3)功能: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 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 图示点拨 元谋人、北京人 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 ·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时期 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时期 +磨制石器 代 历史解释 青铜文明 青 我们把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 夏、商、西周时期 青铜器 铜 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 代 作“青铜时代”,并将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 物质文化,称作“青铜文明”。 知识点二 甲骨文记事 2.制作工艺 1.含义 (1)工艺: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 (2)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 等兽骨上的文字。 (3)工序: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 2.发现 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 25
∥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文,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 易错易混 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 (1)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 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 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是 字在1500个以上。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 3.甲骨文记事 较为完整的文字。 涉及祭礼、战争、农牧业、官制、刑 (2)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叫铭文, 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又称金文、钟鼎文。甲骨文、铭文都是中国 4.意义 的一种古老文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 知识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 1.方法 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 造字方法。 开始。 2.特点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 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点二 青铜器 史料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 探究点一 甲骨文 五,元士三也。 史料一片甲骨惊天下。 一《春秋公羊传注疏》 ·郭沫若 解读“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 解读史料揭示了甲骨文的历史和社会 士三”,体现了西周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 价值。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 问题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 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 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而为什么要以青 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铜器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问题甲骨文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原因:①青铜时代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 提示意义:①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 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晨阶段。 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 ②夏、商、西周时期,随着青铜器制造工 的,对我国文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艺的日益成熟,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畜牧 ②甲骨文记载了商周时期社会生产和阶 业、商业之中。 ③青铜器是夏、商、西周时期生产力发 级关系的状况,反映了商周时期奴隶社会的历 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史学家把这一时代称为 史,对研究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 “青铜时代”,并把青铜器作为这一时代文明 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的象征,故称为“青铜文明”。 26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拓展延伸 【知识网络】 青铜器功能的发展演变 食器+礼器 钥锡铅泥范铸造法最重 夏朝 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爵 饮食祭祀军事 合金技术 铸造技术司母戊鼎 泽、蚕等 种类丰富 工艺高超 代表作品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商朝 以后青铜器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 青铜器 商朝 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 发展到礼器。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 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甲骨文 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 发现 使用 造字方法 西周 祀,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簋 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 清朝 朝代载体 意义 指会形假 王懿荣商周龟甲、 形 意声借 我国有文字 兽骨 可考的历史 从商朝开始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 1.我国商朝时期俦造出世界上迄今出土最重 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 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它是商 字是(A) 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作的祭器,是 A.甲骨文 B.大篆 青铜器的代表作。它就是(B) C.小篆 D.隶书 A.利簋 B.司母戊鼎 知识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C.四羊方尊 D.毛公鼎 3.甲骨文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A) 知识点二 甲骨文记事 A.象形 B.会意 2.某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 C.指事 D.形声 件刻有文字的商朝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 素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B.乐器、装饰 1.结合商周时期的史实,判断青铜器的主要 C.饮食、军事 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C) D.装饰、军事 A.装饰、饮食 27
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2.《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 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 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B) 牧誓》及《逸周书·世俘解》的记录相符。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由此可知(B)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C.金文的形成和发展 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印证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3.下图为清朝金石学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 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 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7.甲骨文的发现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 它属于(D) (C) ①它记录了商王的活动 ②今天的汉字与 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③证明了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④是夏文明 的重要标志 A.酒器 A.①③ B.②④ B.食器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乐器 8.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 D.礼器 属于“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4.下图是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在这里发现 体系较为完善的文字”是(B) 了大量甲骨和青铜器。具有“殷”“青铜冶炼” “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是哪个朝代(B) A.澄湖陶罐符号 B.甲骨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汉 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 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 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让妇好起兵,结 果大胜。这些信息最早记载于(A) C.金文 D,居延汉简文字 A.龟甲或兽骨上 9.观察下列甲骨文字形,哪一个字运用了会 B.竹简或木牍上 意造字方法(B ) C.丝帛或麻布上 D.麻纸或宣纸上 6.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一利簋 (明 的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 B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