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考虑气候等环境因素。建造有利于通风防 潮的干栏式建筑的原始居民是(C) A.元谋人 B.半坡人 栗遗存 石斧 C.河姆渡人 D.北京人 知识点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人而鱼纹彩陶盆 3.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产、生活情形(D)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素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你认为最符合这一生活状态的原始居民是 1.七年级的小明同学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今 (D) 年暑假他准备去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 A.元谋人 化的典型遗址,你觉得他应该去哪里 B.北京人 (C) C.山顶洞人 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D.河姆渡人 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4.由中国文化中心、德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 C.陕西省半坡遗址 的“2017欢度春节·精彩江苏”(德国)非物 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质文化遗产展览于2017年1月12日在德 2.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发达的中国原始 国柏林波茨坦广场购物中心举行。江苏非 农业”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材 物质文化遗产“大丰瓷刻”的亮相,令现场 料,其中最可靠的是(C) 观众赞不绝口。回顾历史,下列掌握了象 A.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牙雕刻技术的是(D) B.《诗经》的相关描述 A.元谋人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B.北京人 D.《齐民要术》的记载 C.半坡居民 3.“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 D.河姆渡人 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史书里 5.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 有关我国远古人民生活情况的一段描述。 图片,其中,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生活的 一组是(C) 9
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邮票】 ①陶器上的稻德纹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A.稻作农业 中四合 50 ③千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人面鱼纹彩陶盆 C,千栏式建筑 A.①②③ B.③④ 【古遗址】 C.①③ D.②④ 生组重鱼文纺保伊单拉 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 河姆连道证 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人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D) D.河姆渡遗址 E半坡遗址 A.建筑技术的进步 (1)将三枚邮票和对应的文化遗址进行 B.人工取火的发明 搭配。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 D.生产工具的改进 E: 7.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关于下列图 提示D:A、C;E:B。 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B) (2)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促 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C) A自然环境的变化B氏族公社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发展D学会建造房屋 (3)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分别生活于哪一 流域? 石斧 骨耜 提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A.聚族而居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河姆渡人和半坡居 B.原始农业 民在房屋建筑和农作物生产方面有哪 C.贫富分化 些不同之处。 D.采集狩猎 提示房屋建筑:河姆渡人住的是干栏式房 二、非选择题 屋,半披居民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农作物: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 8.解读邮票,探究其蕴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使 植票。 命;走进古遗址,感悟历史空间的恒久和生命 (5)总结两处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传承的意义。观察下面两组邮票和古遗址图 的主要原因。 片,回答问题 提示自然条件不同。 10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习目标】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2.黄帝的主要发明 1.背景 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 (1)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 并,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箭。 时期,部落之间攻伐合并,结成部落联盟,并 3.黄帝妻子及部属的主要发明 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1)令颉:创造文字。 (2)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 (2)隶首:发明算盘。 (3)伶伦:制作音律。 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2.形成 (4)嫘祖:会缥丝,擅长纺织。 (1)阪泉之战:黄帝在阪泉打败 历史探源 帝,后来,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黄帝和炎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在涿鹿打败东方 文初祖的原因 的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 传说黄帝发明了许多与人们生活密 首领。 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 3.影响 人挖井,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字、音律、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 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 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 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 自称。 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 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知识点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 1.炎帝的主要发明 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 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 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 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他对中华文明的发 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 展作出突出贡献。 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11
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 历史解释 1.禅让制 禅让制 (1)背景: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 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 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主要表现在两个 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方面:一是新的联盟首领是通过联盟会议 (2)禅让制 民主推选出来的;二是这些被推举出来的 ①含义: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 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禅让的方式是和平、 德之人。 民主地推选,不是个人权力的转移,体现 ②经过:尧传位给品行高尚的舜,舜 了“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思想。 年老时让位于解除水患的禹。 2.首领成就 家国情怀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 禹治水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法,适时耕种。 (1)禹治水成功,说明在解决问题、处 (2)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 理问题时要灵活多变,富有创新精神。 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2)禹治水成功,说明做任何事情要 (3)禹:用疏导的方法消除水患,曾“三过 想取得成功,不但应具备坚持不懈的精 家门而不人”,被尊称为“大禹”。 神,而且要有奉献精神。 (3)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可 持续发展,人类应保护大自然。 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问题炎帝、黄帝、蚩尤三个部落活动于 哪一流域?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这三个部 探究点一华夏族的形成 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史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 提示流域:炎帝、黄帝、蚩尤三个部落 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 活动在黄河流域。 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变化:通过阪泉之战,黄帝战胜炎帝,两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大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 解读华夏族是由多民族交融形成的。五 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 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在涿鹿一 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 战中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 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 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浙形成为华夏族。 12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探究点二尧舜禹的禅让 【知识网络】 史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炎黄联盟:打败蚩尤,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一《礼记·礼运》 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 解读大道实行的年代,天下是人们所共 生产工具;制作陶器,发明纺 远古的 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 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和有才能的人选拔出 传说 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 天文和历法知识 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黄帝的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因此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只 传说中炎 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 帝和黄帝 发明弓箭 把自己的子女当作子女。 的发明 黄帝妻子及部属的发明:嫘祖会缫丝 问题史料中涉及的推选联盟首领的制 擅长纺织:仓颉创造文字,伶伦 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度是什么? 提示制度:禅让制。 禅让制 尧舜禹的禅让 大禹治水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 1.在涿鹿之战中被炎黄部落打败的东方部落 3.下图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 的首领是(D) 全身心投人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 A.尧 B.舜 他是(D) C.禹 D.蚩尤 知识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2.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炎帝教民播种 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故事。这些 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B) A.黄帝 A.古代的神话传说 B.尧 B.农耕文明 C.舜 C.饲养、捕猎的游牧文明 D.禹 D.开放、多元的海洋文明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