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手术。 黄家驷非常重视医学教育事业。1959年,他在北京创建了中国首都 国唯一的8年制医科大学,他先后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亲自主持研究 计划及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设备购置等问题。现在国内一些 家,像石美鑫、苏应衡、钱中希、林尚清、钱定一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墙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北京协和医院著名胸外科医生方国栋 1970年夏天,毕业分配去向宣布后的一天,黄老师带我到他在外交 我添置行装有困难,毕业分配后也不再回上海家里而是直接赴西北,年迴 自爬上闷顶子,递出一只旧藤条箱说:“这个箱子你拿去,做你去西北 贵的是,黄老师还找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留给他的、由他主编的《外科学》 学各论》送给我。黄老师还在每本书的首页都写上“国栋同学批评指正 字。知道我酷爱读书,他期望我到西北后坚持自学下去。带着黄老师赠: 的教科书,肩负着黃老师的希望,我来到了甘肃古城武都。正是黄老师 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倍感温暖而不气馁。 “如何使祖国的医学事业尽快发展,这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 行合一的医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1978年全国科 学工程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黄家驷以极大的热情担负起了新学科的筹 走,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1979年,国家科委生物医学 会在重庆召开,他被任命为组长
晚年的黄家驷虽退居二线,仍精神饱满地专注于医学事业,笔耕不辍 再版将定位为大型外科参考书,要大量充实内容,他夜以继日查阅文献, 伤》一章作为蓝本,赶在5月份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召开《外科学》编委 编写计划。5月13日他按时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5月14日主持生物 会,在赴会途中因心脏病复发与世长辞,终年78岁 黄家驷逝世后,《外科学》编委会决定由吴阶平、裘法祖两位教授继 为纪念黄家驷对发展外科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编委们一致决定将此书定 科学”。中华医学会追授黄家驷“胸心血管外科科学进步贡献奖”,以 医学教育事业,对发展我国胸心血管外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关链接: ①黄家驷,江西省玉山县人,生于1906年,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 在上海创建胸腔外科。他主编的《外科学》等著作,促进了我国外科学 胸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