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海底地貌和海洋环境分带 滨岸带(滨海带):海水与陆地交界的地带。(平均 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之间) 大陆架(浅海带):200米水深以上坡度较缓的地带 大陆坡(半深海带):大陆架前缘至大洋盆地之间的 陡坡地带。 大陆基(半深海带):大陆坡脚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 渡地带。 大洋盆地(深海带):由岛弧、海沟、深海平原、大 洋中脊、海山、海底平顶山组成的深海地形 ·大洋中脊:大洋中巨大的海底山脉,山脊轴部发育 条中央裂谷,地幔物质在此形成新的洋壳;全球各大 洋中脊彼此相连长达64000千米
6.2.1 海底地貌和海洋环境分带 • 滨岸带(滨海带):海水与陆地交界的地带。(平均 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之间) • 大陆架(浅海带):200米水深以上坡度较缓的地带。 • 大陆坡(半深海带):大陆架前缘至大洋盆地之间的 陡坡地带。 • 大陆基(半深海带):大陆坡脚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 渡地带。 • 大洋盆地(深海带):由岛弧、海沟、深海平原、大 洋中脊、海山、海底平顶山组成的深海地形。 • 大洋中脊:大洋中巨大的海底山脉,山脊轴部发育一 条中央裂谷,地幔物质在此形成新的洋壳;全球各大 洋中脊彼此相连长达64000千米
大洋中脊大洋盆地海沟大陆坡大陆架滨海带大陆 tret ch d-ocean rift transform fault neutral boundary sphere divergent boundary oceanic plate asthenosphere
• 大洋中脊 大洋盆地 海沟大陆坡大陆架 滨海带 大陆
622海水的特征 海水含有3.5%的盐类,其中2.7%为 氯化钠,其次为氯化镁、硫酸镁 碳酸钙等。这些盐类是岩石风化形 成的并由河流将其带入海洋中的 海水表层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与地 理纬度一致,200米透光带以下温 度迅速降低,密度增高,洋底温度 为2度左右
6.2.2 海水的特征 • 海水含有3.5%的盐类,其中2.7%为 氯化钠,其次为氯化镁、硫酸镁、 碳酸钙等。这些盐类是岩石风化形 成的并由河流将其带入海洋中的。 • 海水表层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与地 理纬度一 致,200米透光带以下温 度迅速降低,密度增高,洋底温度 为2度左右
warm. less dense water 海 0 thermocline 水 =温 度 cold. dense water 2 密 度 3 深 度 变 10 图 20 温度
海水温度\ 密度随深度变化图 • • • 20 • 度 • 10 • 温 • 1234 0 • 深度(千米)
623海水的运动 海水的运动形式包括: 波浪 潮汐 浊流 洋流
6.2.3 海水的运动 •海水的运动形式包括: • 波浪 • 潮汐 • 浊流 • 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