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录 电子的发现再一次否定了原子不可分的观 念,电子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微观粒子,电子的 发现对原子组成的了解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J.J汤姆逊由于发现电子而于1906年荣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JJ.汤姆逊被誉为“一位最 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 电子的发现在科学技术上诱发了电子时代 的来临,1904年,A.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电子管, 1906年,L德弗莱斯特( Lde forest)发明了三 极管。真空管的发明,使电力通讯、控制合自 动化生产很快发展。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发明 使人类进入微电子科技时代
目录 电子的发现再一次否定了原子不可分的观 念,电子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微观粒子,电子的 发现对原子组成的了解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J. J. 汤姆逊由于发现电子而于1906年荣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J. J. 汤姆逊被誉为“一位最 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 电子的发现在科学技术上诱发了电子时代 的来临,1904年,A.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电子管, 1906年,L.德弗莱斯特(L.de Forest)发明了三 极管。真空管的发明,使电力通讯、控制合自 动化生产很快发展。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发明, 使人类进入微电子科技时代
3、放射性的发现 且录 在X射线发现不久,贝克勒尔对一种称为硫酸 双氧铀钾的荧光物质进行了研究,他把这种铀化合 物放在用黑纸包起来的照相底片上,然后放在太阳 光下曝晒几小时,把底片取出来进行冲洗,他发现 了“荧光物质在底片上的黑色轮廓”,他又在荧光 物质和纸之间放一块玻璃,继续 进行试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 果。这就是最早发现的放射性 现象,铀是贝克勒尔发现的第 个放射性元素
目录 3、放射性的发现 在X射线发现不久,贝克勒尔对一种称为硫酸 双氧铀钾的荧光物质进行了研究,他把这种铀化合 物放在用黑纸包起来的照相底片上,然后放在太阳 光下曝晒几小时,把底片取出来进行冲洗,他发现 了“荧光物质在底片上的黑色轮廓” ,他又在荧光 物质和纸之间放一块玻璃,继续 进行试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 果。这就是最早发现的放射性 现象,铀是贝克勒尔发现的第 一个放射性元素
法国科学泰斗彭加勒在阅读伦琴发现ⅹ射 线的实验报告后,脑子里浮现出一种想法:既 然X射线发生在荧光现象特别强烈的地方,那 么,一切强烈的荧光物质都可能发射X射线 贝克勒尔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做实验的,但 是,他不迷信权威,通过实验他发现彭加勒关 于荧光物质产生X射线的理论是错误的。 自然现象纷纭复杂,假象和真象交织,现 象合本质对立,原因合结果互变,要探索它的 规律,怎能一点也不犯错误?贝克勒尔的初衷 也是证实彭加勒的设想,后来却否定了它。因 此,从错误的理论出发,通过实验,揭示错误, 走向真理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正常模式
目录 法国科学泰斗彭加勒在阅读伦琴发现X射 线的实验报告后,脑子里浮现出一种想法:既 然X射线发生在荧光现象特别强烈的地方,那 么,一切强烈的荧光物质都可能发射X 射线。 贝克勒尔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做实验的,但 是,他不迷信权威,通过实验他发现彭加勒关 于荧光物质产生X射线的理论是错误的。 自然现象纷纭复杂,假象和真象交织,现 象合本质对立,原因合结果互变,要探索它的 规律,怎能一点也不犯错误?贝克勒尔的初衷 也是证实彭加勒的设想,后来却否定了它。因 此,从错误的理论出发,通过实验,揭示错误, 走向真理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正常模式
且录 放射性发现公布后不久,玛丽居里很快投入了这 新的研究领域,她发现沥青铀矿中的放射性比已测 得的铀的放射性强得多。她大胆假定沥青铀矿中存在 种比铀放射性强得多的未知元素。为了寻找这个未 知元素,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通过繁重的劳动,从大 量的沥青矿渣中去提取那个未知元素,最后发现了两 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一种取名为“钋”( Polonium), 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另一种取名为“镭
目录 放射性发现公布后不久,玛丽居里很快投入了这 一新的研究领域,她发现沥青铀矿中的放射性比已测 得的铀的放射性强得多。她大胆假定沥青铀矿中存在 一种比铀放射性强得多的未知元素。为了寻找这个未 知元素,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通过繁重的劳动,从大 量的沥青矿渣中去提取那个未知元素,最后发现了两 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一种取名为“钋”(Polorium), 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另一种取名为“镭
且录 居里夫妇继续奋斗了近四年,在简陋的 工棚里,在原始的条件下,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在1902年3月,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残 渣中提炼出0.12克氯化镭,并测得了镭的原 子量为225(现公认为226),其放射性比铀 强200万倍。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 享了诺贝尔物理奖。 1910年完成了她的名著《论放射性》 由于她的杰出贡献,1911年又荣获了诺贝尔 化学奖。居里夫人成了第一个两次获诺贝尔 奖殊荣的人物
目录 居里夫妇继续奋斗了近四年,在简陋的 工棚里,在原始的条件下,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在1902年3月,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残 渣中提炼出0.12克氯化镭,并测得了镭的原 子量为225(现公认为226),其放射性比铀 强200万倍。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 享了诺贝尔物理奖。 1910年完成了她的名著《论放射性》, 由于她的杰出贡献,1911年又荣获了诺贝尔 化学奖。居里夫人成了第一个两次获诺贝尔 奖殊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