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X(t2)cos[oo(t2-t1)1 AE(X(ti)X(t2)JE(cos [oo (ti+t2)+201 +=EXI(t)X(t2)JE(cosco(t2-t1)j 其中Eso(+1)+201Jspn-2)+202=0 则R(t,t2)= COSOPT·Rx(τ)=Rx。(τ) (τ=t2-t1) 由上可见X。(t)的数学期望为零,而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τ有关,所以X(t)是 广义平稳的 ②X(t)的功率谱密度为Px(f),Rx(τ)←Pk(f) COSOOTE>{6(-00)8(o-00)] [δ(f-fo)+δ(f+fo) Rx(τ)的付氏变换为X(t)的功率谱密度Pe(f) 即Pxe(f)Rc(τ)= Acosoo'τR(τ) 即Pxe(f) [Px (ffo)+Px (f+fo)] 答:RC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 H (o) Jac Jac Hoy 输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为 Ps=H(, ( o 1+(aRC)2 根据维纳一一辛钦关系,可求得输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为: Ro(t)= P( ke jo do (∵e 16.证:∵Y(t)=x(t)+X(t-T) 11
11 + 2 1 X1(t)X(t2)cos[0(t2-t1)] =A2E{X(t1)X(t2)}E{cos[0(t1+t2)+2] + 2 2 A E{X1(t)X(t2)}E{cos0(t2-t1)} 其中 E{cos[0(t1+t2)+ 2]}= − − + 2 1 cos[ ( ) 2 ] 0 1 2 t t d=0 则 R(t1,t2)= 2 2 A cos0·R x()=Rxc() (=t2-t1) 由上可见 Xc(t)的数学期望为零,而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 有关,所以 Xc(t)是 广义平稳的。 ②X(t)的功率谱密度为 Px(f),Rx()Px(f) cos0[(-0)(-0)] = 2 1 [(f-f0)+(f+f0)] Rxc()的付氏变换为 Xc(t)的功率谱密度 Pxc(f) 即 Pxc(f)Rxc()= 2 2 A Acos0Rx() 即 Pxc(f)= 2 2 A [Px(f—f0)+Px(f+f0)] 15.答:RC 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 H()= j RC j c R j c + = + 1 1 1 1 ( ) ( ) 2 1 1 RC H + = 输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为: ( ) ( ) ( ) 2 0 2 1 / 2 0 RC n P H P i + = = 根据维纳——辛钦关系,可求得输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为: R0()= ( ) − P e d j 0 2 1 = RC e RC n − 4 0 (∵e -a|| 2 2 2 a a + ) 16.证:∵Y(t)=x(t)+X(t-T)
此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h(t)=8(t)+8(t-T) 传递函数H(0)为: H()=1 e H(o)P=4372=201 . PY (o)=H (o) Px (o)=2Px (o)(1+ cost) 第三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1.答:①令g(t)<G(f) 按式(3-1-2)可有: )+fsP(1-P)IGI(f) (f) 按题意:“0”码的波形g(t)=-g(t),“1”码的波形g(t)=g(t) 上式中G1(f)=一G2(f)=G(f) Au p(f)=(2p-12f 22 G(nfs)8(f-nfs)+4fsp(1-p)G(f)12 功率等于功率谱密度的积分,即 P= P( df=(2p-1)2fs22iGWs)4/s p(-p)iGOr dr ②图3-1(a)所示矩形脉冲付氏变换G(f)为: GU) 当 T时,fs I sin f/fs fs可f/∫s 当fnfs时 fs 故此时p(f)中不存在离散谱分量fs ③当τ=时 n
12 此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h(t)=(t)+(t-T) 传递函数 H()为: H()=1+e-jT = 2 2 2 T j T j T j e e e − − + =2cos 2 2 T j e T − |H()| 2=4cos2 ( T ) T 2 1 cos 2 = + ∴PY()=|H()| 2Px()=2Px()(1+ cosT) 第三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1.答:①令 g(t)G(f) 按式(3-1-2)可有: P(f)=fs 2 n=− |PG1(nfs)+(1-P)G2(nfs)| 2(f-nfs)+fsP(1-P)|G1(f)-G(f)| 2 按题意:“0”码的波形 g1(t)=一 g(t),“1”码的波形 g2(t)=g(t) 上式中 G1(f)=一 G2(f)=G(f) 则 p(f)=(2p-1)2 fs 2 n=− |G(nfs)| 2(f-nfs)+4fsp(1-p)|G(f)| 2 功率等于功率谱密度的积分,即 Pw= − P(f)df=(2p-1)2 fs 2 ( ) ( ) ( ) =− − + − n G nf S f S p p G f df 2 2 4 1 ②图 3-1(a)所示矩形脉冲付氏变换 G(f)为: ( ) f f G f A sin = 当 A=1,=T 时,fS= T 1 ( ) S S S f f f f f G f / 1 sin / = 当 f=nfs 时 ( ) n n f G f S 1 sin = =0 n=1,2,3,…… 故此时 p(f)中不存在离散谱分量 fs= T 1 。 ③当= 2 T 时 ( ) = 2 2 sin 2 1 n n f G f S 0 n=1,2,3,……
此时在fs的奇数倍上有离散谱线,即存在离散分量fs。 2.答:单极性不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r fs 2fs 3fs 4fs 5Es 6fs 双极性不归零码 f 双极性归零码:(x= f 4fs 6fs 答:教材P56图3—1-5基带数据传输系统模型 发送滤波器的作用是限制信号频带;信道可以是各种形式的电缆;接收滤波器用来滤除 噪声和干扰;均衡器用来均衡信道畸变。图中的1到2,可看作传输频带有限的网络或系统 称为基带形成网络,形成所需要的传输波形(即取样判决波形)。取样判决电路的作用是恢 复发端的数码,由于有噪声,恢复的数码可能有错,故用{ak}表示 4.答:奈氏频带——fN 奈氏速率—2fN 奈氏间隔——T= 5.答:图3-2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H(f)以C(1.5f,1/2)点呈奇对称滚降,而 不是以(f,12)点呈奇对称滚降,所以不满足在取样判决点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 6.答:①如果符合奈氏第一准则,H(f)应以(fN,1/2)呈奇对称滚降,由图示可得:
13 此时在 fS的奇数倍上有离散谱线,即存在离散分量 fs。 2.答:单极性不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 = 2 T 双极性不归零码: 双极性归零码: = 2 T 3.答:教材 P56 图 3—1—5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模型 发送滤波器的作用是限制信号频带;信道可以是各种形式的电缆;接收滤波器用来滤除 噪声和干扰;均衡器用来均衡信道畸变。图中的 1 到 2,可看作传输频带有限的网络或系统, 称为基带形成网络,形成所需要的传输波形(即取样判决波形)。取样判决电路的作用是恢 复发端的数码,由于有噪声,恢复的数码可能有错,故用{ a k ^ }表示。 4.答:奈氏频带——fN 奈氏速率——2fN 奈氏间隔——T= N 2 f 1 5.答:图 3-2 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 H(f)以 C'(1.5fN,1/2)点呈奇对称滚降,而 不是以(fN,1/2)点呈奇对称滚降,所以不满足在取样判决点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 6.答:①如果符合奈氏第一准则, H(f)应以(fN,1/2)呈奇对称滚降,由图示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