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设计方法: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难度较大)(a)常规设计法适用条件:1.地基沉降较小或较均匀;(6)2.基础刚度较大。上部结构办力TT小d(c)基础(d)NNNN地基图2-1常规设计法计算简图
合理的设计方法: 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难度较大)。 常规设计法适用条件: 1.地基沉降较小或较均匀; 2.基础刚度较大
2.1.2地基基础设计原则1.对地基计算的要求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表2-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表 2-1设计等级建筑和地基类型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建筑物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甲级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边坡)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乙级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次要丙级的轻型建筑物
2.1.2 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2)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即应验算地基变形。(3)表2-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匀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5) 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匀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即应验算地基变形
表 2-2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范围100≤fa130≤f60≤fk80≤f±160≤fk200≤f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主fak (kPa)<80<100<130<160<200<300要受力层情况N5≤10NS≤10≤10≤10各土层坡度(%)砌体承重结构、框N5<5≤667<5架结构(层数)吊车额定5~1010~1515~2020~3030~5050~100起重量(t)单建跨厂房跨度≤12≤1824≤30≤30≤30单层排(m)筑架结构吊车额定(6m柱距)3~55~1010~1515~2020 ~3030~75类起重量(t)多跨厂房跨度型≤18≤24≤30≤30≤30《12(m)烟肉高度(m)≤3040≤50≤75≤100≤30≤30≤30高度(m)15≤20水塔≤5050~100200~300300 ~ 500容积(m)100~200500~1000
注:1.地基主要受力层系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36(6为基础底面宽度),独立基础下为1.56,且厚度均不小于5m的范围(二层以下一般的民用建筑除外)2.地基主要受力层中如有承裁力特征值小于130kPa的土层时,表中砌体承重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七章的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