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依赖 依赖的形式可能是多样的,针对不同的依赖的形式,依赖 关系有不同的变体( varieties): 1>抽象 abstraction):从一个对象中提取一些特性,并用 类方法表示。 <2>绑定( binding):为模板参数指定值,以定义一个新的 模板元素。 <3>组合( combination):对不同类或包进行性质相似融合。 <4>许可( permIssion):允许另一个对象对本对象的访向问。 <5>使用( usage):声明使用一个模型元素需要用到已存在 的另一个模型元素,这样才能正确实现使用者的功能(包括调 用、实例化、参数、发送)。 <6>跟踪( trace):声明不同模型中元素的之间的存在一些 连接。 <7>访问或连接 access):允许一个包访问另一个包的内容。 <8>调用(cal):声明一个类调用其他类的操作的方法
依赖的形式可能是多样的,针对不同的依赖的形式,依赖 关系有不同的变体(varieties): <1>抽象(abstraction):从一个对象中提取一些特性,并用 类方法表示。 <2>绑定(binding):为模板参数指定值,以定义一个新的 模板元素。 <3>组合(combination):对不同类或包进行性质相似融合。 <4>许可(permission):允许另一个对象对本对象的访问。 <5>使用(usage):声明使用一个模型元素需要用到已存在 的另一个模型元素,这样才能正确实现使用者的功能(包括调 用、实例化、参数、发送)。 <6>跟踪(trace):声明不同模型中元素的之间的存在一些 连接。 <7>访问或连接(access):允许一个包访问另一个包的内容。 <8>调用(call):声明一个类调用其他类的操作的方法。 5.2.6 依赖
52.6依赖 <9>导出( derive):声明一个实例可从另一个实例导出。 10>友元( friend):允许一个元素访问另一个元素,不管 被访问的元素是否具有可见性。 <11>引入 (import):允许一个包访问另一个包的内容并被 访问组成部分增加别名。 <12>实例( Instantiation):关于一个类的方法创建了另 个类的实例声明。 <13>参数( parameter):一个操作和它参数之间的关系。 <14>实现( realize):说明和其实之间的关系。 15>精化( refine):声明具有两个不同语义层次上的元素 之间的映射。 <16>发送(send):信号发送者和信号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9>导出(derive):声明一个实例可从另一个实例导出。 <10>友元(friend):允许一个元素访问另一个元素,不管 被访问的元素是否具有可见性。 <11>引入(import):允许一个包访问另一个包的内容并被 访问组成部分增加别名。 <12>实例(instantiation):关于一个类的方法创建了另一 个类的实例声明。 <13>参数(parameter):一个操作和它参数之间的关系。 <14>实现(realize):说明和其实之间的关系。 <15>精化(refine):声明具有两个不同语义层次上的元素 之间的映射。 <16>发送(send):信号发送者和信号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5.2.6 依赖
527细化 5.2.7细化 有两个元素A和B,若B元素是A元素的详细描述,则称 B,A元素之间的关系为B元素细化A元素 细化与类的抽象层次有密切的关系,在构造模型时要经过 逐步细化逐步求精的过程。 如图39所示,类B是类A细化的结果。 人员 A K B 这是一个类 图5.12 图5.13 5.2.8注释 注释用于对UML语言的元素或实体进行说明,解释和描 述。通常用自然语言进行注释
5.2.7 细化 有两个元素A和B,若B元素是A元素的详细描述,则称 B,A元素之间的关系为B元素细化A元素。 细化与类的抽象层次有密切的关系,在构造模型时要经过 逐步细化,逐步求精的过程。 如图3.9所示,类B是类A细化的结果。 5.2.7 细化 A B 图5.12 5.2.8 注释 注释用于对UML语言的元素或实体进行说明,解释和描 述。通常用自然语言进行注释。 这是一个类 人员 图5.13
5.3用例建模 5.3用例建模 1992年由 Jacobson提出了 Use case的概念及可视 化的表示方法一 Use case图,受到了∏界的欢迎,被 广泛应用到了面向对象的糸统分析中。用例驱动的糸 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已成为面向对象的糸统分析与设计 方法的主流。 用例模型由 Jacobson在开发AXE糸统中首先使用 并加入由他所倡导的OOSE和 Objectory方法中。用例 方法引起了面向对象领域的极大关注。旬1994年Ivar Jacobson的著作出版后,面向对象领域已广泛接纳了用 例这一概念,并认为它是第二代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志
5.3 用例建模 1992年由Jacobson提出了Use case 的概念及可视 化的表示方法—Use case图,受到了IT界的欢迎,被 广泛应用到了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中。用例驱动的系 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已成为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方法的主流。 用例模型由Jacobson在开发AXE系统中首先使用, 并加入由他所倡导的OOSE和Objectory方法中。用例 方法引起了面向对象领域的极大关注。自1994年Ivar Jacobson的著作出版后,面向对象领域已广泛接纳了用 例这一概念,并认为它是第二代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志。 5.3 用例建模
5.3.1用例建模概述 531用例建模述 用例建模技术,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在宏观上给岀模 型的总体轮廓。通过对典型用例的分析,使开发者能够有效地 了解用户的需求。 设置边界 更新帐目 风险分析>《使用》 贸易经理 记帐系统 《使用》 交易估价 (评价 进行交易 营销人员 《扩展》 销售人员 超越边界 图3.14
用例建模技术,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在宏观上给出模 型的总体轮廓。通过对典型用例的分析,使开发者能够有效地 了解用户的需求。 5.3.1 用例建模概述 5.3.1 用例建模概述 贸易经理 风险分析 设置边界 进行交易 交易估价 更新帐目 《使用》 《使用》 《扩展》 营销人员 超越边界 评价 记帐系统 销售人员 图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