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图中:P=性状的测定值;OP=表型标准差; P=所有经性能测定个体的性状值平均数; 被选留个体的性状值平均数 △P=P-P=选择差 阴影部分三被选留个体所占比例;
P-P f(P)= 2 △P G√2丌 0(c)= 2 2丌 z=o(c) c:是在标准正态分布中对应于留种率p的分位数,它相当于标 准化的选择界限P,即c=(P1-P)/σP 小:代表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即对应于c的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值(即纵高);
p P z i P = = 2 2 2 ( ) 2 1 ( ) P P f P e − − = 2 2 2 1 ( ) c c e − =
留科c(查正态分布分位数表)z(查正态分布密度函录表)选择强度 0.001 3.09023 0.00337 3.370 0.01 2.32635 0.02643 2.643 0.05 1.64485 0.10315 2.063 0.10 128155 0.17554 1.755
正态分布下的留种率对应的选择强度 留种率p选择强度i留种率尸选择强度 0.001 3.400 0.40 0.966 0.005 2.900 0.50 0.798 0.01 2.660 0.60 0.644 0.02 2.420 0.70 0.497 0.05 2.064 0.80 0.350 0.10 1.755 0.85 0.274 0.15 1.554 0.90 0.195 0.20 400 0.95 0.109 0.30 1.159 1.00 0
正态分布下的留种率对应的选择强度
提高选择强度的育种措施 建立规模足够大的育种群 强调种畜场间、地区间的联合育种,实施统 的育种方案和种畜遗传评定; 令扩大生产性能测定的规模 在育种群中,应对所有正常的后备种畜进行 严格的生产性能测定,以保证得到理想的留 种率
❖建立规模足够大的育种群 ━ 强调种畜场间、地区间的联合育种,实施统 一的育种方案和种畜遗传评定; ❖扩大生产性能测定的规模 ━ 在育种群中,应对所有正常的后备种畜进行 严格的生产性能测定,以保证得到理想的留 种率; 提高选择强度的育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