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 双小核草履虫 两种草履 数 大草履虫虫单独培养和 混合培养时种 10121416 群个体数量发 时间/d 单独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动态示意图 生动态变化的 原因是什么? 双小核草履虫 个 数 大草履虫 资料1 时间/d 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动态示意图
两种草履 虫单独培养和 混合培养时种 群个体数量发 生动态变化的 原因是什么? 资料 1
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 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 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 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 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 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 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 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 这就是竞争
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 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 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 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 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 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 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 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 这就是竞争
资料二: 猞猁和雪兔数量变化有什么规律?它们之间关 系如何? 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 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 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 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 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 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捕食关系
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 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 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 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 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 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资料二: 猞猁和雪兔数量变化有什么规律?它们之间关 系如何? 捕食关系
种间关糸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 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 边一种生物以另一 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 种生物作为食物 现为一方占优势 另一方处于劣勢甚至灭亡。 捕食 predation)) 竞争( competition) 种间 关系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 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 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 摄取寄主的养以维持生活 与根瘤菌之间:植物供给根瘤菌有 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 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寄生( parasitIsm) 互利共生( mutualistic symbiosis)
三、种间关系
植食
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