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又称“花秆”、“烂脚病”、“富贵病”等。主要分布于亚洲稻区, 非洲和美洲等也有发生。我国发生普遍,以长江流域一带和南方稻区危害较重。 发病后叶片枯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秕谷增多,一般减产10%~30%, 严重时达50%以上。此病在南方稻区所引致的总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白叶枯 病,成为水稻的第一大病害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84.51KB页数: 5
稻瘟病在我国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7年)一书中便有记载。目前是世界性 分布、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尤其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印度和我国发生特别严重流 行年份,一般发病田块损失在10%~30%左右如不及时防治,局部田块会颗粒无收。 症状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有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 叶枕瘟、节瘟、穗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49.01KB页数: 6
稻曲病又称假黑穗病、绿黑穗病、青粉病、谷花病、“丰收病”等。我国早在明朝李时 珍的《本草纲目》中便有指稻曲病菌子实体为“粳谷奴”的记载。该病在亚洲、美洲和非 洲的30多个国家及我国各稻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57.01KB页数: 3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在全国居于第一位,占全国耕地 面积的14,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但是,水稻病害的危害严重地影响 着我国的水稻生产。尽管人们一直在积极探讨各种方法对水稻病害进行防治, 每年减产仍高达200亿kg。因此,防治水稻病害对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农 村稳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0.01KB页数: 1
土壤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不仅有完整的理论,而且 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学教学环节中,除包括系统 讲授课时外,实习实验也是重要的环节,两者学时数约 各占总课时的一半 土壤学实习实验“指导书”是为了巩固和补充土壤学 课堂教学,为实习土壤学的有关专业学生编写的可供教 学使用,也可供科研和承担林业调査设计任务时参考 “指导书”中主要收集了与林业有关的岩石矿物鉴定技 术,森林土壤调査方法,土壤物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76KB页数: 67
1.说明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以及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2.就“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的意义加以评说。 3.叙述土培法和营养液培养法在植物营养学科中的重要性及适用范围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1.01KB页数: 5
一、目的: 自然界中植物与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共生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共生关系通 常是建立在植物向微生物提供碳水化合物,而微生物为植物提供氮、磷等营养元素基础之 上的,共生关系能够保证植物和微生物正常生长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1.51KB页数: 3
一、试验目的 农业生产中频繁地灌溉和不合理的施肥不仅使水肥的利用率降低,而且也会造成蔬菜 品质下降、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场的废液和粪便等如 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堆积活排放到湖泊河流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带来一 系列的环境问题。通过本试验,要求学生们掌握一些内容: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4.01KB页数: 1
一、目的意义 为了切实作好化肥的合理贮存、保管和施用,充分发挥肥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防止出现事故,对化肥的品种名称必须明确。一般化肥出厂时在包装上都标明该肥料的 名称,成分和产地,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常因包装不好或转换容器而混杂,因此必需 进行定性鉴定加以区别,以能做到合理保管施用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5.51KB页数: 4
一、目的 氮、磷、钾是作物营养三要素的肥料,也是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通过实验检定其 主要理化特性,可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并为正确地鉴别和使用肥料打下基础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4.51KB页数: 5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