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电极电位 二、条件电位及影响因素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 一、滴定曲线 二、指示剂 三、氧化还原预处理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一、碘量法 二、KMnO4法 三、K2Cr2O7法 四、其他氧化还原方法
文件格式: PPT大小: 876KB页数: 56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第三节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一、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二、条件稳定常数 (一)配位剂Y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二)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三)配合物MY的副反应系数 第四节 金属离子指示剂 一、金属离子指示剂及特点 二、指示剂配位原理 三、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四、指示剂的封闭、僵化现象及消除方法 五、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 第五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配位滴定曲线 二、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三、配位滴定曲线与酸碱滴定曲线比较 四、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两个因素 五、指示剂变色点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六、滴定终点误差计算(林邦误差公式) 第六节 滴定条件的选择 一、单一离子测定的滴定条件 1. 准确滴定的判定式 2. 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 3. 滴定的最佳酸度 4. 缓冲溶液的作用 二、提高混合离子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1. 控制酸度分步滴定 2. 使用掩蔽剂选择性滴定 第七节 标准溶液及配位滴定的主要方式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二、配位滴定的主要方式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61MB页数: 8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第三节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第四节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 第五节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 强酸强碱溶液pH值的计算 • 弱酸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 • 两性物质溶液(C ) •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第六节 酸碱指示剂 第七节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及指示剂选择 • 酸碱滴定反应常数Kt • 强酸强碱的滴定 •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 多元酸(碱)的滴定 第八节 酸碱滴定的应用 一、酸碱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酸标准溶液 ▪ 碱标准溶液 二、应用示例 ➢ 直接滴定法测定药用NaOH溶液 ➢ 间接滴定法测定铵盐和有机氮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93MB页数: 100
第一节 概述 ❖ 滴定分析法定义及几个基本术语 ❖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及主要方法 ❖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主要方式 第二节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 概念 ❖ 对基准物质的要求 ❖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 标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滴定度计算示例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66KB页数: 28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量误差 一、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三、误差的传递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第四节 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 二、偶然误差的区间概率 第五节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和t分布 一、正态分布与 t 分布区别 二、平均值的精密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三、显著性检验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MB页数: 51
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及主要用途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及样品制备 第四节 典型光谱 第五节 红外吸收光谱在有机结构测试中的应用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89MB页数: 61
第一节 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原理 第三节 固定相与流动相 第四节 影响色谱峰扩展及色谱峰分离的因素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第七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类型选择 第八节 毛细管电泳简介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03MB页数: 3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相色谱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色谱柱 第四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 第五节 气相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及样品处理 第六节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第七节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八节 毛细管柱色谱简介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66MB页数: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