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与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一门学科。旨在弄清楚环境对健康影响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人及其周围环境,旨在阐明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环境与健康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环境,环境的二个基本概念: 1.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活居住环境(社会集居) 2.原生环境(天然、有利、不利)次生环境(人为、污染、危害)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89MB页数: 151
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 饮用水与健康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及水量标准 第四节 集中式供水 第五节 分散式供水 第六节 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 第七节 饮用水卫生的调查、监测和监督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9MB页数: 56
第一节 概述 • 定义、基本特征、分类、分级 第二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 • 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 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 •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 组建指挥协调系统 • 建立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 • 切实做好应急保障 • 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 第四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 • 紧急启动预警系统 — 快速执行应急响应— 立即实施应急监测 — 迅速进行事故抢险— 开展紧急医疗救助 — 应急终止及后期处置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83MB页数: 68
人是环境的产物,组成人体的物质都来自环境,在自然界,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有92种,在人体内已发现81种; 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在种类和含量上都与地壳表层的元素组成密切相关。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得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称地方病(endemic diseases)。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定: 1. 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 2. 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些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31MB页数: 110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污染源的调查评价 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三、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价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三、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6MB页数: 104
• 1. 概述 • 2.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 3.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 • 4.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 5.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转归 • 6. 水体污染的危害 • 7. 水环境标准 • 8. 水体卫生防护 • 9.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掌握内容 • 水资源的种类及卫生学特征 • 水质评价指标 • 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 • 水体自净和污染物转归 • 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原则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33MB页数: 130
第一节 家用化学品与健康 第二节 家用化学品安全评价与卫生标准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84MB页数: 67
第一节: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第三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大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 第六节: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第七节:大气卫生监督和管理
文件格式: PDF大小: 9.3MB页数: 243
基本原则 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卫生学意义 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和卫生学要求 居住区的规划卫生 城市交通与绿化的规划卫生 概述 城市规划卫生 村镇规划卫生 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14MB页数: 92
第一节 土壤卫生学定义 第二节 土壤环境特征 第三节 土壤的污染、自净及污染物的转归 第四节 土壤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 土壤质量标准及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第六节 土壤卫生防护 第七节 土壤的修复 第八节 土壤卫生监督与监测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7MB页数: 119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