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生态系统的信息联系 5.生态系统的演化和演替
文件格式: PPT大小: 81.5KB页数: 11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因此天然水或多或少总是溶 解有各种盐类、气体、有机质等。地球上不同水体 的含盐量差别很大,大洋的盐度平均为35,内陆 水则在0.01~347之间。海水中的主要离子是钠和 氯,镁、硫酸根,钙也有相当数量。内陆水的主要 离子包括钙、镁、钾、钠、碳酸根、碳酸氢根、氯、 硫酸根8种;这些主要离子的量决定着水的盐度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3KB页数: 9
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氧、氮和二氧化碳, 在某些情形下还有硫化氢、沼气、氨、氢以 及其他稀有气体。氧和二氧化碳对于水生生 物的生活和分布是最重要的,这两种气体是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基本物质,特别是氧 气,它在水中的状况直接决定绝大多数水生 生物能否生存。下面将重点讨论氧的生态作 用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8.5KB页数: 8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三、群落的演替 四、群落的命名 五、群落研究的意义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6.5KB页数: 11
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是指地球生态系统在自 然和人为影响下出现的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 全球环境变化,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环境 污染、生态退化等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大会上提出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列出全球变化 项目除全球气候变化外,还包括全球人口增长、土地 利用和覆盖的变化、大气成分变化、营养物质生物地 化循环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这些变化是相 互作用的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6.5KB页数: 7
一、pH值(氢离子浓度) 天然水的pH值大多数在4~10之间,特殊情况 可达到0.9~12之间。海水的pH最稳定,一 般在8~8.5之间。内陆水体的pH变化辐度就大 得多,沼泽水由于含多量古敏酸,有时还有硫 酸或其他强酸的存在,可使pH降到3~4以下, 有些盐碱性湖,由于含有大量碳酸钠,pH可达 9~11但是一般淡水水体由于二氧化碳平衡体 系的缓冲作用,pH多在6~9之间变化,有时由 于浮游植物的强烈光合作用,pH在午后一段时 间可达9~10以上
文件格式: PPT大小: 78.5KB页数: 10
光和热是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两种辐 射能的形态,生物圈内的光主要包含5 种基本类型的电磁波。即: 微波和无线电波:波长1m以上; 热红外线:波长4×106-7600A; 可见光:波长7600-3800A 紫外线:波长3800-40.3A; X射线和y射线:波长40.3-0.01A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4KB页数: 10
河流本身有一定渔业价值,同时又是许多湖泊、水 库、池沼的水源,对后者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 都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河流众多,江河总面积约占内陆水域总面积 的45%。其中内流河多分布于西北地区,以湖泊为 尾闾最后消失在陆地上,外流河系多分布于东部地 区
文件格式: PPT大小: 65.5KB页数: 10
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 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的能量 即为次级产量。 在水体生物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的次级产量是细菌、浮游动物、底栖动 物和鱼类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21KB页数: 20
一、生态学的内容、对象和目的 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三、生态学的分科 四、生态学发展简史 五、生态学发展趋势
文件格式: PPT大小: 59.5KB页数: 9